初秋时节,甘谷县古坡镇境内游人如织、车水马龙,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一幅纵情山水的避暑长卷正在徐徐展开。古坡镇作为甘谷县的“后花园”,拥有天然牧场14万亩,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沟谷清溪潺潺,众山碧绿常青,是回归自然、尽享清凉的天然避暑胜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往日的古坡镇偏安一处、无人问津,道路崎岖、民房破旧、观念落后、群众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如今的古坡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挖资源禀赋,建景区、育产业、强治理、树新风,田野间呈现出一派景色秀美、人勤物阜的美好气象。近三年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00万元以上,带动当地参与旅游的群众普遍增收10000元以上,实现旅游发展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科学规划“绘蓝图”
万事开头难,规划首当先。近年来,甘谷县古坡镇锚定“甘谷后花园·生态避暑地”定位,按照文旅农康融合发展思路,注重全域统筹,编制《古坡镇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3—2030)》,划定“一核两带三区”空间布局(即以古坡草原为中心,打造生态旅游核心区;沿藉河打造“山水景观带”,沿红军长征路线打造“红色文化带”;三区为生态康养区、农业观光区、文化体验区),为全镇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绘就长远蓝图。
打卡古城草原(资料图)。
“我们坚持把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作为打基础、利长远、谋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走访调研、参观学习的基础上,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构建起了1个特色旅游小镇、1条旅游环线、2条徒步旅游线路、3大文化(先秦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N个微景观节点的‘1123+’全域旅游框架,为打造集研学体验、红色教育、生态康养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小镇创造了良好条件。”古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镇长张鑫满怀信心地介绍道。
在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甘谷县古坡镇先后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建成国家绿色村庄、国家森林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各1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点5个,古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
项目建设“增活力”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甘谷县古坡镇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有力抓手,抽调镇机关优秀党员干部,成立工作专班,奋力跑出项目推进实施的“加速度”,推进了全域旅游“挂挡提速”。先后利用政府专项债券4650万元,实施古坡草原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改造全域旅游大环线道路47.2公里,打造鲁班石、不老泉、长征文化公园等旅游节点10余处。吸引社会资本800万元,建成山地越野、轨道滑草等游乐项目6个、特色民宿农家乐7家。全面完成东三十铺—古坡镇政府道路铺油提升工程,建成天水市首条彩色乡村旅游公路,并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公路”。
云上幽谷基地建设项目作为古坡镇全域旅游建设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利用村集体经济扶持发展项目210万元,采取“三村联营、跨村经营”模式,建成丛林栈道游玩区、休闲露营区、森林研学旅游区等,不仅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还进一步丰富古坡镇全域旅游新业态。
“我们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域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用足用好省、市、县各级项目资金,全力建设发展全域旅游,切实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古坡镇副镇长艾永康说。
特色产业“促融合”
产业兴,则百业兴。甘谷县古坡镇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推动农业资源、自然生态、民俗风情、文化遗产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服务良好、设施健全、活动多样、业态丰富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杨家坪及藉河沿线种植架豆2000亩、油葵1000亩、观光油菜400亩,引导群众从“种庄稼”向“种风景”转变。鼓励推广“庭院采摘+农家乐”融合模式,销售时令野菜、手工制品,品尝农家饭,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村生活,促进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
深挖境内文化内涵,持续精耕云上幽谷基地、古坡草原等景点,邀请老姜夫妇、星玖儿、甘肃小华等15位正能量网红达人实地体验推介,举办秦风婚礼婚俗展演、端午主题研学等活动,相关视频网络播放量达400万次以上,加速古坡全域旅游“出彩出圈”。
提起发展旅游产业,巩春林笑得合不拢嘴:“我乘着全域旅游的东风,将自家庭院改造发展起了农家乐,做炖土鸡、乌龙头炒腊肉、浆水面等农家菜,生意很不错,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挣了6万多元。”他是甘谷县古坡镇古坡村村民,也是正在把“家门口的风景”变成口袋里的收益的众多古坡镇群众中的一员。
乡村治理“夯基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甘谷县古坡镇始终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建立健全“六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认真落实“一村一网一调解室”工作机制,划分乡村治理网格13个,构建区域统筹、上下联动、条块协同、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先后评选“文明家庭”“好公婆”等先进典型15人(次),引领群众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实现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向好。扎实推动人居环境改善,在大卜峪村、瓦泉峪村实施“八改”工程80户,在杨家坪村、深岘子村、古坡村、瓦泉峪村积极实施巷道硬化和乡村建设,全镇村庄面貌持续改善。
积极构建“镇党委+村党支部+党员”先锋矩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常态化开展日常咨询、生活应急、纠纷调处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凝聚起最广泛的全域旅游发展合力。
古坡镇大卜峪村党支部书记王佳说:“我们村以基层治理为切入点,探索‘党建+村民自治+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旅游’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拓宽道路4200米,硬化村内巷道15000平方米,综合治理河道3500米,整治美化墙体9700平方米,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设立孝道‘红黑榜’和光荣榜,全面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甘谷县古坡镇将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继续深耕“旅游+生态+农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态康养小镇,全力打造陇东南知名旅游目的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古坡样本”。(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郭旭东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