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忙顾不上、夏跑跟不上、秋卖帮不上、冬闲管不上”,这句顺口溜道出了传统牧区治理存在的难题。去年以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以牧业生产自然规律和牧民生产生活节奏为出发点,打造“旗映雪域 牧韵羚城”品牌,根据牧业四季和换季游牧转场关键期特点,提供多元化移动服务,受到牧民普遍欢迎。
针对春季牲畜掉膘、饲草短缺、信贷困难的“春乏关”,党员服务队化身牧区“先锋配送员”,提前3个月摸排需求、提前2个月调配物资、提前1个月发放贷款,解决牧民后顾之忧。
7月的佐盖曼玛草原绿浪翻滚、牛羊成群,由党员组成的“马背服务轻骑兵”,身着红马甲,背着药品、急救包,带着装满藏汉双语政策手册、夏牧服务卡的“服务百宝箱”,循着牧民转场路线穿梭,成为流动的“党群服务哨”。
草原披上金装时,一套产销服务机制便开启运行。通过构建“线下市场+线上直播+合作联社”立体销售网络,依托活畜交易市场、牦牛短期育肥基地等项目,积极对接市经济联合总社、电子商务中心,破解“卖难价低”难题。
大雪封山季,往日“猫冬”的烤火闲谈被政策宣讲、技能实操的火热学习场景取代。党组织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征集需求,开设草畜平衡、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政策法规课,高寒棚圈搭建、牦牛越冬饲料储备等实用技术课,覆盖牧民生产生活全领域。
游牧转场关键期,党员服务队冲锋在前。在海拔3200米的牧民转场必经路段,设立游牧转场服务站,为转场牧民提供热水、干粮等基本物资,配备应急药品、维修工具和临时畜栏,在每个转场关键期主动开展7天全时段服务,贴心守护牧民转场路。(王旭东 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