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组工网首页 >正文

静宁县:持续加强干部履职能力培训

来源: 甘肃组工网 更新于: 2025-07-23 10:13:01

静宁县紧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精准滴灌、特色赋能、实战锤炼”为主线,构建“需求精准识别、资源特色整合、能力实战提升”的全链条培训体系,助推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提升履职能力素质。

靶向施策突出实效。建立“组织部门+行业系统+基层单位”调研机制,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精心谋划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确定党的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升级、基层治理等8个培训主题,做到有的放矢。聚焦提升科级干部“战略思维+专业能力”,举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强县”等培训班74期,培训党员干部人才1.16万人次。推行年轻干部“导师帮带+一线淬炼”机制,选派48名公务员奔赴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一线挂职锻炼,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开拓工作视野,拓宽思维方式。实行“训中评估+训后考核”全流程管理,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维度评估学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训后组织严格考核,检验学员对培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先后对5名培训成效不佳的干部进行“回炉重训”,让干部培训真正成为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助推器”。

本土资源激发活力。打造“一馆一线”党性教育体系,依托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红色资源,深入挖掘整理《一生跟党走—静宁籍老红军余新元故事集》等红色教材,丰富党性教育内容,年均培训县内外党员干部2万人次。串联单家集革命旧址、将台堡会师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精心打造红色研学线路,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教学4次,让党员干部在亲身体验中感悟长征精神。邀请老红军后代、党史专家等组建“红色讲师团”,开展巡回宣讲56场次,以生动的故事、专业的解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筑牢党员干部信仰之基。围绕静宁县六大特色产业,创新构建“实训基地+田间课堂”培训模式,开设“矮砧密植栽培”、“智慧果园管理”等贴合产业实际课程,在界石铺镇、李店镇实训基地培训果农、干部2300人次,培养“土专家”120名,提升产业一线人员专业技能。推行“技术专家+党员干部+农户”结对帮扶机制,组织开展果树修剪、蔬菜种植等田间培训180场次,覆盖农户5000余户,将先进种植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助农增产增收。

一线淬炼提升本领。以“擂台大比武”为抓手,精心设置“信访接待”“突发事件处置”等模拟场景,为党员干部提供实战演练的平台。举办“乡村振兴书记谈”活动,24名乡镇党委书记同台竞技,晒成绩、比亮点,评选出“乡村振兴好书记”1名,激发乡镇干部抓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县直部门围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开展“业务大比拼”,评选“服务标兵”30名,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342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围绕“党建+产业”开展竞赛,评选“乡村振兴能手”50名,让党员干部在实战中提升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实施“一线淬炼计划”,选派党员干部下沉到24个乡镇,投身防返贫监测、产业培育等重点工作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26件,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分批次选派干部赴北京、天津等地开展招商实训,在招商引资主战场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成功签约项目17个,金额达17.32亿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010070160040000000000000011110541130217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