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深入实施“人才赋能”工程,制定人才队伍提升计划,以“党建链”激活“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注入发展动能。
强化党建引领,凝聚人才强县共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通过健全机制、优化环境,构建“高位有推动、左右有联动、上下有协调”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探索建立“联建共谋、联培共育、联动共享”机制,全县共成立6个党建联盟基地,柔性引进专业技术人才8名,建立产学研基地6个,带动全县30多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推动合作共赢。优化链式服务,通过“党支部+返乡能人+农户”发展途径,提供创业融资、政策代办等全周期服务,吸引40余人返乡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发展。
建优服务驿站,拓宽人才成长路径。打造服务枢纽,统筹17个乡镇人才工作服务站,整合专家资源开展“理论+实训”融合培训2000余人次,设立电商孵化、现代农业等4类研训载体,让技术赋能人才。创新培育模式,通过开展“师带徒”活动,搭建青年人才成长“快车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单位建立专家工作室,由“老师傅”帮带“新人手”。借助手工作坊,盘活传统技艺,让乡土人才“点石成金”,西狭巧手创意坊通过技能培训,引导100多名留守妇女、陪读家长、残疾人依托手工编织技艺就近灵活就业。
释放人才动能,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持续推进“百才进百村”行动,管好用活150名选派到村的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加强对乡镇科技专员、金融专员的跟踪管理和实绩考核。强化本土人才“造血”功能,实施“归雁兴村”工程,以打好“乡情牌”吸引在外人才回乡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挖掘中药材、核桃、花椒等特色产业优势,落地人才项目17个。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抓住乡村旅游建设机遇,依托西狭颂、陈院生态园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鼓励10余名当地“田秀才”在周边种植8000亩油菜,建成1650亩大樱桃丰产园,打造“赏花+采摘+民俗表演”链式产业,带动乡村经济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