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为先。积石山县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将“扩群增量与提质增效并重”作为工作出发点,坚定把培育壮大牛羊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举措,持续引进优良品种,壮大牛羊养殖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
6月25日,在积石山县关家川乡何家村,被当地养殖户称为“土专家”的蒲学忠正在他的学忠种养家庭农场给今年澳洲白和湖羊品种杂交产下的10多只羔羊投喂饲料,羊舍的羊群看见蒲学忠都争先恐后的探出头来“咩咩”叫个不停,每天看着这群膘肥体壮和活蹦乱跳的“宝贝疙瘩”,蒲学忠的喜悦溢于言表。
养殖户蒲学忠:“这几年我一直养的是澳洲白品种,澳洲白这个品种的羊产羔率不高,羊各方面都比较好,是肉羊。去年香港小母牛项目给我们每家每户扶持了10只湖羊,这个品种的羊我还没有养过,听说是多胎羊,跟澳洲白精品种羊配种后,产羔后的改良效果非常成功,肉质、产羔率各方面都有所提升,对我们养殖户来说大有帮助,大大提升了我们的经济收入,也感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从最初的蛮干到经过县上的养殖培训,蒲学忠熟练掌握了饲料搭配、防疫灭菌、人工授精的经验知识,在直播平台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工作之余,他会打开直播平台,跟周边养殖粉丝分享、交流养殖经验,带动着更多的养殖户发家致富。
得到政策的扶持,跟蒲学忠一样,何家村的养殖户张得志的24头西门塔尔母牛在新的圈舍里透着生机与活力。圈舍里,西门塔尔肉牛嚼着青贮饲料,不时发出“哞哞”叫声,2024年县上圈舍改造提升项目给张得志奖补了5万元资金,香港小母牛乡村综合可持续发展项目中也扶持了1头西门塔尔母牛,目前已产下牛犊。
养殖户张得志:“县上想方设法的给我们养殖户给予政策上的扶持,扶持我们了就要好好养,不养的话对不起这么好的政策,也对不起我们自己。”
传人以技,启人心智。为激发养殖户发展牛羊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县上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全县3008户养殖户的圈舍进行了维修加固,圈舍维修加固面积31.85万平方米,落实奖补资金13439.47万元。依托香港小母牛乡村综合可持续发展帮扶项目,引进良种西门塔尔母牛332头,良种湖羊母羊1680只,按照项目设计把基础母牛送给项目户饲养,母牛下了牛犊之后,归农户所有,这头基础母牛再换一家继续养殖,把小农户组织起来培育农民合作社,帮助农户通过自力更生发展循环养殖,实现养殖提质增效,全县近500户养殖户从项目中得到收益。
关家川乡何家村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培涛:“香港小母牛项目在我们何家村受益群众50户,截至目前,引进的39头基础母牛已产犊33头;110只基础母羊已产羔175只,我们的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下一步,我们将回笼资金,完成项目传递,实现养殖户继续循环,使更多的农户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积石山县把发展牛羊特色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以“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全链协同、富民强县”为主线,通过政府扶持、示范引领、技术支撑等举措,实施养殖圈舍维修改造补助、良种牛羊引进奖补等项目,获批省级牛羊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新修建牛羊繁育中心1处,新建3个标准化牛场、3个标准化羊场,优质饲草种植5万亩,有机肥加工企业1家,正在建设畜产品加工厂1处,计划引进牛羊肉屠宰精深加工企业1家,牛羊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具雏形。
2024年引进良种西门塔尔基础母牛6458头,良种湖羊基础母羊42896只,截止6月底,全县牛存栏8.55万头,出栏2.06万头;羊存栏31.05万只,出栏18.32万只;全县养牛企业达到 341家,养羊企业达到336家,产业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115.9元,比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189.3元,增幅达24.5%,产业园牛羊产业产值达3.24亿元,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61%。
积石山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王临喜:“目前全县牛羊产业发展以‘补链-延链-强链’为抓手,通过实施畜牧产业‘一十百千万’工程,即一个牛羊良种繁育中心、一个有机肥生产厂、一个屠宰加工厂、10万亩优质饲草种植基地、10万吨优质饲草料加工基地、10万头肉牛育肥基地、百万只肉羊育肥基地、千家万户饲养,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实现养殖产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