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县持续改进考核体系,精简优化基层考核指标,着力推进减负赋能,激励干部实干担当,切实把减负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效。
突出“提能增效”,优化考核体系。及时修订完善《秦安县县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办法》等4个办法,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按照“考少、考精、考重点”原则,围绕年度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关键事项等,归并整合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考核事项,删除43项繁杂冗余考核事项。聚焦服务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对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创稳等方面考核,有针对性地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方向性指标,删减一般性事务和日常业务工作等导向性偏弱、操作性不强、区分度不大考核指标734个,让指标量少而质优,实现考核一项指标,引领带动一个领域,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
聚焦“考准考实”,改进考核方式。根据单位职能职责和工作特点,对考核单位进行科学分类,划分为乡镇、综合部门、经济工作部门、社会发展部门、执法监督部门、其他部门和双管单位七类,保证同类单位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考核,确保结果更加精准合理。严格落实“下考一级”要求,坚持赋权与压责相统一,对科级建制的教育、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由主管部门进行考核,避免多头重复考核。根据不同层级干部不同特点,对正职和副职实行分层分类考核。2024年度主要领导评定优秀等次36名,同比下降56.3%,其他科级干部评定优秀等次190名,同比增加6.4%,有效解决优秀指标“向上偏”的问题,为“副职”添活力、“正职”增动力。采取民意调查、一线访谈等方式,把谈话对象范围向基层一线、服务对象延伸,注重在基层口碑中听取意见建议,多维度、多视角了解干部真实表现,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注重“实干实绩”,做实平时考核。坚持“考年终”与“考平时”相统一,压实乡镇和部门管理责任,强化平时管理考评,对党组(党委)平时了解和日常推荐的优秀后备干部,按照全年调整总数50%比例选拔使用,营造不争“评时”争“平时”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活力。结合上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阶段性重点任务等,注重在日常调研研判、干部考察、座谈交流等活动中了解掌握领导班子运行和干部业务素养、履职情况等,每半年对领导班子和干部作出考核评价,评价结果按30%的权重计入年度考核得分,杜绝了年度考核“一把尺子量到底”。统筹运用巡视巡察、统计调查、审计信访等工作成果,减少“材料考”“纸上考”,引导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从建台账、补记录向落实工作、推进发展、改善民生转变,推动考核由查“痕迹”走向看实绩。
坚持“奖优罚劣”,注重结果运用。发挥考核激励和导向作用,奖优罚劣、以考促干,将优秀名额适当向考核排名靠前和基层工作一线倾斜,对考核排名靠前和靠后单位的优秀比例分别予以增减。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紧密结合,对工作表现突出、年度考核优秀的干部,按规定给予嘉奖、记功。2024年度,对年度考核优秀的公务员给予嘉奖307人、记三等功45人,选拔任用在年度考核中成绩突出、攻坚有力一线干部114名。对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时进行调整,形成“能上能下”良性循环,督促不断改进作风,强化责任意识,推动形成争相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