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端,地处长江流域西汉水上游,总面积186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38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3.8万人。
近年来,西和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为统揽,咬定目标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8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6.7%(第一产业1.35亿元、同比增长5.5%,第二产业1.76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13.06亿元、同比增长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6亿元、同比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6.6元、同比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14.8元、同比增长8.9%。

西和县城北新区

十里镇杨河村湿地公园风景如画
A.改革创新,提升县域经济
西和县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各项工作,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支撑。
西和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摆在突出位置来谋划推进。2018年共谋划5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151个,总投资103.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17亿元,在项目建设带动下,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特别是在城乡建设上,抢抓机遇、克服困难,加快推进西晒路、西武路和卢六路升等改造,晚霞湖旅游路、晒经调水工程、贫困村堤防工程、城区东山滑坡治理工程建设,争取到了石峡至西高山、大桥龙凤至蒿林段庙省道升级改造项目;强力推进城区中山北路改造、城南、中山和城北棚户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县职业中专易地搬迁和海通现代物流园建设,城乡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西和县按照全省“三重”“三一”工作方案,全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工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0.4%;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113户、个体工商户763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6户,完成个转企39户,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8%。优化环境抓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个,签约资金8.3亿元,新签约项目和往年招商引资续建项目到位资金10.32亿元;出台了《促进全县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旅游业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进一步打造提升晚霞湖、仇池山、云华山等旅游景区;依托“乞巧”文化品牌,加快县内市政设施和旅游设施建设,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半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06亿元,同比增长6.9%。
西和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改革工作部署,着眼服务大局、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改革措施落地落实。农村“三变”改革由点到面、全面展开,顺利完成了73.55万亩农地确权登记颁证任务,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5万本;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最有力抓手,在取得4个试点村成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全面推开了农村“三变”改革;制定任务清单,持续推进“放管服”、不动产登记、商事制度、财政金融、医药卫生、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西和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红线和环境底线,实施综合治理,努力使西和的天更蓝、水更清,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扎实开展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补偿工作,实施绿色通道建设40.5公里、新一轮退耕还林2.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8.4%。启动了全县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加快推进水、土壤和大气污染防治,严格矿山企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及全县“一水七河”生态环境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成效不断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