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3 08-03 18:02:43 来源: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崆峒区:打造绿富美 擦亮生态色

2023-08-03 18:02:43     来源: 崆峒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以来,崆峒区以实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切入点,全面推行林长制、优化发展果品产业链,全力推进陇中项目、义务植树、蚂蚁森林、中心城区面山绿化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精心培育示范典型,全区生态建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崆峒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塬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川区增绿添景、提升档次,两塬治理三荒、固沟保塬的思路布局,整沟整流域压茬推进,因地制宜、以水定绿,乔灌草科学配置,在全区17个乡镇和1个国有林场实施陇中项目造林绿化4.11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1.99万亩、退化林修复2万亩、人工种草0.12万亩,同时以生态振兴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加快推进美丽崆峒建设,创建绿化示范村25个,高标准建成绿色通道42条63公里。

    按照“生态优先、产业惠民”的建设思路,坚持市区联动、整体规划、分年实施、久久为功,精心打造全民义务植树示范典型。从去年秋季到今年春季,把义务植树与三北科学绿化试点相结合、与村庄绿化示范点相结合、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围绕“两线两基地”绿化建设,按照选好一块造林地、备好一株优质苗、挖好一个标准坑、浇足一桶定根水、覆好一张保墒膜的“五个一”标准要求,组织市、区216个单位3万余人,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柳湖、上杨两个乡义务植树基地完成造林7528亩。栽植油松、云杉、柳树、杏树、桃树、柿子等绿化苗木50多万株,全力构建多林种、多色彩、多层次的义务植树基地和乡村唯美风景线,实现生态林与经济林混交互补的绿化治理模式,高标准打造市、区义务植树生态经济融合示范样板。

    在发展果产业中,按照“以静宁苹果为基础、特色干果和其他时令鲜果为补充的崆峒优质果品产业链”建设思路,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着力破解土地资源制约因素,鼓励支持群众发展合作社、家庭农场、庭院经济,多形式整合盘活土地资源,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今年重点实施果产业项目6个,概算投资2.12亿元,在草峰、索罗、香莲、上杨等10个乡镇完成新植核桃、花椒等果树经济林1000亩,提质增效6000亩,低产园改造860亩,水肥一体1470亩,防灾减灾747亩,完成果产业专项技能培训3期150人;在四十里铺、白水、白庙等6个乡镇种植西瓜2.3万亩。

    全面建立和推行区、乡、村三级林长体系,创新林长治模式,健全完善“五个一”服务平台,探索建立进林扫码、林长定期巡林制度,统筹做好“护绿、增绿、用绿、管绿、保绿”工作,实行全林区、全天候、网格化管护,促进森林资源管护向精细化迈进。(李敬瑞 姚晓枫)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