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甘肃 > 正文
2022 11-16 19:05:54 来源: 白银日报

放心水 幸福水 致富水——会宁县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用水满意度

2022-11-16 19:05:54     来源: 白银日报
字体:
分享到:

    饮水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会宁县始终牢记水利为民造福的历史使命,不断做足水文章,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的供水保卫战让高山旱塬全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持续推进改造提升,让群众吃上“放心水”

    一条输水管道,“解渴”土高山乡马家塬村。“过去挑水要走10多里山路,如今自来水接到厨房里,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了。”村民薛建强拧开水龙头,清水哗哗流。

    保障农村供水、守住农村饮水安全底线,事关农民民生福祉。从“望天水”到自来水,从“大门外”到“进厨入卫”,薛建强一家的用水变化,正是会宁县着力解决保障性供水问题,让群众用上“放心水”的一个缩影。

    日前,看着水管哗哗哗地流出自来水,平头川镇镇长陈力朗终于不再担心群众用水问题了。原来该镇自来水开通以来,因主管道偏小、埋深不够,加之该镇又处于供水末端,自来水时供时停,一遇冬季,“冻管”问题更是比较普遍。今年以来,平头川镇采取维修资金挤一点、帮扶资金凑一点、专项资金补一点的办法,对全镇范围内供水不稳定问题实行大排查、大起底。

    “以前我们家的水管出水量非常小,洗菜和冲厕所都供不上,只能提前一天一点一点用水桶接满,第二天勉强够用。”一村民谈起家中自来水的变化,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会宁县每年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安排4000万元,持续实施改造提升项目,切实保障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让农村居民实现了从“喝上水”到“喝方便水”再到“喝放心水”的转变。

    持续强化运行管理,让群众喝上“幸福水”

    农村集中供水是一项庞大的民生工程,会宁县地貌复杂、山区人口多。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中,县上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全过程管理,制定了《会宁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乡村运行管护方案》,进一步靠实了乡村管护责任,同时会宁县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解决乡村水管员报酬。

    这两天,随着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四房吴镇水管员范文武十分忙碌,走村串户,现场动员农户及早行动,提前做好水管、水表、水龙头和阀门等设施的保护。据了解,范文武已担任乡村水管员三年多,“只要群众饮水出现问题,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确保群众用水问题及时解决。”

    “在手机上就可以监测水位和水质达标率,还能在一体化设备上进行消毒和水处理,省时省力,方便太多了。”会宁县南部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所所长史军锐说。

    在硬件提升基础上,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运营、维护的机制体制,不断探索优化用水管水方式,分层分级对全县农村供水设备设施进行日常检查、维护、抢修及水质检测等工作。随着全县农村供水保障逐年提档升级,群众的“用水幸福指数”也在不断攀升。

    持续助推产业发展,让群众用上“致富水”

    有水有活力,有水百业旺。在有效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同时,还承担着中川、韩集等16个乡镇3万多座塑料大棚的供水,不断盘活自来水助推产业发展的最大要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全县蔬菜产业大规模、高质量蓬勃发展,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了无穷水力量,实现了打通经济活水和致富水源的双促进、同提高。

    “我们种上了大棚,现在每一个棚毛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4个棚纯收入就是20000元左右。”留在会宁县土门岘镇苏堡村村民张思万脸上的不仅是岁月的印记,更有收获的笑容。

    水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这里的面貌,还带来了致富、奋进跨越的新梦想,真正让“放心水、幸福水、致富水”成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动力。(牛丽娜)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