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要闻 人事任免 本网原创 专题

逐梦沃野绘新景——平川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纪实

2022-07-19 19:20:47 来源: 白银日报

    近年来,平川区干部群众依托特色文化打造美丽乡村,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抢抓碳中和、碳达峰重大战略机遇打造45万亩国储林基地……一个个项目的实施,让这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土地华丽转身,一展“多彩平川”容颜之美。

    美丽乡村锁乡愁

    立足当地优势,平川区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古韵陡城”就是平川区乡村旅游的一张名片。

    陡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其因水而生,因商贸而繁荣,因文化而传承,鹯阴城、柳州城,烽火台其遗址犹存,见证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陡城乡村旅游的兴起,极大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我以前在兰州修车挣钱,前两年听闻家乡要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旅游,就回家创业开农家乐了。我还建了一个57亩的鱼塘,自学探索水中养鱼、池上养鸡的养殖方式。现在鱼塘年产鱼40000斤,每斤能卖到12元,外加农家乐收入,一年下来比我在兰州挣得多。”黄宏笑着告诉记者。

    如今的陡城村,道路宽阔笔直、河道两旁风景如画、沿途绿植环绕,已成为周边市民的旅游打卡地。

    特色产业强筋骨

    农民要致富,产业振兴是关键。在平川区黄峤镇神木头农特产品微产业园内,村民们忙着将加工好的藜麦和荞麦装袋、打包、装箱。这些包装精致的特色产品,将通过村级电商销售平台发往全国各地,让全国知道了“黄峤造”。

    神木头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为了实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的目标,黄峤镇探索适合当地生长的农产品,创新发展模式,建设了农特产品微产业园,以“峤之良品”为主打品牌,建成藜麦、荞麦、荞麦挂面等5条生产线,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藜麦、荞麦等小杂粮成为搬迁群众又一主导产业,带动种植农户户均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

    黄峤镇焦口村水源地水量充沛,水资源中富含锶、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当地利用这一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公司”的模式,建设白银屈吴源饮品有限公司山泉水厂,精心打造“屈吴源山泉水”特色品牌。目前,该水厂已投入运营,年销售收入在300万元左右,不但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而且为当地村民提供了长期就业岗位,达到了农民增收、集体增效的双赢目标。

    生态振兴铺底色

    绿树葱茏的七月,随便站到平川的哪一个山山峁峁,都会被漫山遍野葱郁靓丽的绿色所折服。这漫山遍野的新绿,是平川区今年的一次崭新换装,这一切源于正在实施的45万亩国家储备林。

    平川区立足实际,把造林绿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结合,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设“两屏两廊两道多点”绿色生态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目前,已完成各类苗木栽植10万亩。

    平川区45万亩储备林工程建设还将吸纳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务工8000余人,务工收入达到3.6亿元,人均可增收4.5万元,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产业效益”,为乡村振兴铺就了生态底色。(记者 乔丽霞 通讯员 吴文莉 )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