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静宁大地,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在静宁县仁大镇峡口村兴达砖厂旋转式隧道窑,现场人机协同作业一片繁忙,窑体自动将码放好的砖坯“吃入”窑体内进行烘干、排潮、预热、焙烧、冷却,然后“吐出”成品砖。随后工人们只需最后将烧制好的成品砖通过自动打包机打包成捆,由叉车直接装车,整个生产运行井然有序。该砖厂的华丽变身,离不开静宁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改造升级后的砖厂
静宁县按照“取缔非法、淘汰落后、支持技改、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不等不靠,迅速启动,淘汰了一批产能落后的砖瓦轮窑,帮助企业“另寻出路”“另辟蹊径”完成顺利转产,形成了上下联动抓整治,齐心协力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自从淘汰砖瓦轮窑落后产能工作开展以来,静宁县通过政策宣传告知、现场核查认定、集中淘汰拆除、现场核查验收等措施,有序推动全县砖瓦轮窑淘汰拆除工作。目前,全县淘汰关停的14家砖瓦轮窑砖厂已全面完成砖窑窑体、脱硫塔、生产线设施设备拆除、场地平整任务等前期任务,其中部分企业已实现了“蝶变”,转型后已投产。
工人正在捆绑砖块
静宁县仁大镇峡口村兴达砖厂就是落后的产能企业实现华丽蝶变最好的榜样。该砖厂原来是传统轮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属于淘汰改造的对象。经过县乡政策引导,以及砖厂经营者周耀龙主动学习新技术,最后改造升级成旋转式隧道窑砖厂。目前,新改造升级的旋转式隧道窑正在紧张有序地生产。
周耀龙看着新出炉的砖块,兴奋地介绍道:“我以前的砖厂是28门轮窑,工艺比较落后,现在引进的旋转式隧道窑,自动化程度高,且更节能、更环保 ,预计今年产值就能达到1600万左右。”
仁大镇兴达砖厂生产现场
据了解,旋转式隧道窑可以利用煤矸石、废矿石、河道淤泥等加工机制砖,做到固废循环再利用,进一步延长了建材产业链条。
作为兴达砖厂的投资人刘中华表示,“我们的窑炉用最新式的保温棉,比老式窑炉能节约20%到30%能源。”
原安镇计划修建的15万只蛋鸡养殖场
改造后的静宁县兴达砖厂项目作为全县工业领域破旧立新、淘汰落后、转型升级的精品工程,是静宁县乃至平凉市唯一高标准高水平建造的现代化智能化空心砖生产亮点工程,也是全县绿色建材及制造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的示范工程,为仁大镇乃至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做出了榜样。
仁大镇党建办主任高春燕表示:“自淘汰砖瓦轮窑工作开展以来,镇上按照‘一企一策’的处置原则,抽组专责专班,依法依规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全面加大宣传和执法力度,至目前已改造升级1座,拆除一座。”
同样位于静宁县原安镇的吉林砖厂,在拆除完成后,为了对土地进行妥善的再规划和再利用,镇上借助静宁县“归雁工程”东风,计划引进15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项目,帮助企业完成转产。
自动化设备抓取砖块
原安镇党委书记杨银平说道,“通过实施‘归雁工程’,镇上和甘肃卓熙供应链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计划建设原安镇15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项目,项目总投资2480万元,同时能提供50多个就业岗位,帮助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静宁县采取改造升级和淘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土地进行再规划和再利用,引导企业改造升级转型发展,提高土地再利用率,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王服邦 马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