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要闻 人事任免 本网原创 专题

景泰:创新发展路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021-12-15 17:37:24 来源: 白银日报

    景泰县围绕建强基层组织,紧扣产业发展,着力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创新,稳步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发展,压实工作“担子”。一是牵头带动。落实县委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景泰县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细则(试行)》等指导性文件,为全县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政策保障,解决了村集体经济“谁去带动”的问题。二是明责推动。把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列为“书记工程”,纳入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实现村级党组织对经济合作社的全面领导、全面负责、全面管理,解决村集体经济“谁去发展”的问题。三是思想发动。以新任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平台,通过集中培训、实地观摩、考察学习,提高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设立“基层党建创新奖”,激励村党组织书记下功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解决村集体经济“怎么发展”的问题。

    坚持创新发展路径,开出产业“方子”。充分尊重乡村首创精神,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形成“1+7”发展路径,放活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一是创建整乡试点基地。以试点乡镇建设为新的突破口,县委组织部牵头抓好试点乡镇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鼓励具有养殖基础的芦阳镇率先整合所辖的东关、城关等8个村经济合作社,抱团成立集体经济合作联社,整合东西部协作、省级专项扶持、联社自筹资金1200万元,实施千头肉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基地肉牛年出栏可实现1000头,年产值可达1018万元,年利润可达160万元,能直接带动100户农户发展种养业。二是探索七类发展模式。坚持改革创新与自然禀赋同举,创建“七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一是引入新型管理机制,创建集体公司运营模式。鼓励凝聚力强、发展思路清、方法活、点子多、路子宽的村成立村集体控股公司。芦阳镇城北村成立了鑫城盛源有限责任公司,发挥集体化管理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公司化经营灵活发展的优势,瞄准农产品前端服务、盯紧后端销售这两个“空白”,建成了集中种养、包装加工、冷储收购等村集体产业,全村蔬菜种植面积保持在1000亩以上。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30万元,2021年预计可实现收入150万元。二是深入农业农村改革,创建“新三变”推动模式。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在寺滩等乡镇探索符合干旱山区转型发展“旱砂地变产业基地、农民变产业工人、收入单一变多元增收”的“新三变”模式,将15万亩耕地入股龙头企业,解决“人散、地散、资金散”的问题,村民户均增收3万元(其中,劳务工资收入2.2万元、土地入股分红0.8万元)。三是汇入抱团发展力量,创建多村联合共建模式。发挥芦阳镇集体经济合作联社示范作用,按照“村社分头商议、联社汇总决议、利益按股分配、风险联合共担”的运营方式,在正路、漫水滩等乡镇探索推进多村联合发展集中牛羊养殖。四是融入现代发展元素,创建村党组织领办模式。在地域优势明显、发展思路开阔的城郊村,鼓励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产业。芦阳镇石城村探索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形成服装加工、设施蔬果、农贸商超等产业。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189万元,2021年预计可实现收入190万元。五是切入资产资源盘活,创建内外合力联动模式。针对有资源不会管、有资产不会用、有资金不会花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局,采取“党委引导、支部牵头、群众共议、村企联建”的办法,全面盘活闲置集体资源资金。上沙沃镇白墩子村积极与菁茂公司合作,流转耕地2300亩,建成白墩子村甘草种植产业园,吸纳土地入股农户100余人长期务工,2020年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实现120万元。六是嵌入乡土文化元素,创建“农文旅”融合模式。按照“筑巢引凤、山水入画、以文促旅、以旅兴农”的发展思路,在喜泉镇大水?村探索发展“农文旅”融合型村级集体经济,建成“青舍”“?畔·墨苑”“敦煌人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民俗客栈和手工香醋作坊、儿童水上乐园、拓展训练营,实现村民和村集体收入“双增长”。七是投入政策发展资金,创建光伏兜底破零模式。在“三资”匮乏、内生动力不足的深度贫困村、山区村等,采取“无中生有、借鸡生蛋”的办法,整合扶贫专项、财政涉农、党群互助、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等资金2.53亿元,建成村光伏发电站2个,企业与村集体签订分红协议,每年为全县130个村集体增收3930万元(其中,年增收最多的村为121万元)。

    坚持规范运行管理,搭稳发展“梯子”。一是合力倾斜支持。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在项目上予以倾斜、人员上进行培训、技术上予以指导。截至目前,各部门累计争取扶持资金9966.49万元,2021年投入扶持资金1432万元。二是合力把脉审核。县委组织部牵头,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和乡镇,实地勘察、共同商议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方案,从源头上严把项目的可行性。三是聚力规范运行。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135个村采取“两委”干部与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开展村级组织登记赋码工作,确定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法人地位,实行村民委员会事务和集体经济事务分离。四是合力加强监管。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定期不定期对全县村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实地进行督导检查,每季度对全县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状况进行调度分析,确保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及时对资金闲置的12个村150万元资金予以收回,并重新分配;指导各乡镇成立了代管服务中心,代管村级财务报账和审批事项,加大“三资”监管力度。 (段桂花)


0100700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3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