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人多地少,十年九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是国家级贫困县。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庄浪县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合力攻坚,在梁峁沟壑间修筑梯田,在梯田上栽植苹果树,把绿色的种子种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中国梯田化模范县”。而今,庄浪县干部群众以“庄浪精神”为动力,接过前辈手中的“绿色接力棒”,在荒山秃岭上开展新一轮生态经济林建设,一幅青山绿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今春植树造林中,庄浪县实施一年工程两年干的计划,采取整合项目推进、群众义务投劳等方式,积极发挥党建带动作用,按照针叶阔叶混交、乔灌草合理搭配、高中低立体栽植、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的栽植模式,打响了“大而细、细而精”的大规模、大范围、大力度的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掀起了绿化荒山的大热潮。
近日,记者在走访庄浪县南湖、水洛、朱店、卧龙、柳梁等乡镇时,被眼前宏大而精细的造林工程所震撼,昔日的荒山陡岭,如今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力作为下变成了一片片满载希望的绿色。
庄浪县南湖镇镇长孙焕告诉记者:“我们这么大的区域为什么能够一次性完成,并且老百姓们能够义务投工投劳,热情还非常高,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老百姓已经认识到造林绿化能够改善人居环境,二是他们经将春秋两季的义务植树作为自己的一种任务和责任,三就是‘庄浪精神’的传承和再现。”
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成为传承至今的“庄浪精神”。在每一个庄浪人心里,为荒山披上绿装,为家乡多播撒一片绿色,就是“庄浪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我小时候看着父母修建梯田,现在我也参加到义务植树造林的队伍里,希望把不怕吃苦的精神传承到下一代,给我的儿女也传扬下去。”庄浪县朱店镇西街村村民柳引红说。
“今年,全县完成林果业建设任务8.75万亩,其中生态林6.45万亩,果树经济林2.3万亩,目前已完成90%的栽植任务。”庄浪县自然资源局林业高级工程师周维禄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