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政县把做大做活古动物化石文章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抓手,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从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出发,注重挖掘注入史前文化元素,使古动物化石成为当地旅游的金字招牌。
近日,共青团中央命名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三号馆举行。
为更好地让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珍贵的“文物活起来”,使广大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和政古动物化石的独特魅力,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多方参观学习后建成的数字博物馆即将上线。
近日,共青团中央命名临夏州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
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位于和政县城以南松鸣镇桦林“万兽谷”,距县城16公里,与毗邻的地质公园主碑广场相得益彰,是和政古生物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主要景点之一。
在远古时代,一群群三趾马毫无压力地从西亚中亚一带迁徙到和政一带,它们不必忧虑高高的帕米尔高原和巍峨的西藏高原的高海拔,因为,当时西藏高原海拔不过千米而已。
近日,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高考过后来和政旅游的游客大幅增加。该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集中展示和政四大古动物群,不同时期代表性的精品古动物化石和极其珍贵的化石原生岩土块标本。
近日,和政县地热普查项目地热井开工仪式在松鸣镇狼土泉隆重举行。近年来,和政县坚持“旅游主导、基础先行、项目支撑、城乡并重、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使全县旅游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在和政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中国地质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的领导分别与该馆负责人进行了科研教学基地的签约揭牌仪式。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开展了学术报告、和政古生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座谈会、考察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松鸣岩白垩纪砾岩孤峰等相关活动。
本报和政讯近年来,和政县在古动物化石产业开发利用工作中,充分挖掘古动物化石的潜在价值,致力于打造“世界的和政,古动物的伊甸园”这一世界级的名片,做足化石文章,做大做强化石产业,使古动物化石成了和政县的金字招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化石博物馆是世人了解古动物的窗口,每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来到这里,都将经历一次心灵上的极大震撼。2016-04-28 18:17:51来源:中国甘肃网作者:责任编辑:仁青东智(见习)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位于和政县城东,占地19.2亩,是中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动物化石博物馆,是继四川自贡恐龙化石博物馆、西安半坡民族社会遗址之后兴建的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国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之一。
数千件新生代晚期古动物化石标本日前在甘肃省和政县首次公开“亮相”。古生物学家们指出,大量发现和征集到的和政古动物化石为人类探寻青藏高原远古时期的历史变迁提供了见证。
这是占伟大祖国总面积万分之一热土上的一处惊世公园,其秀美的山川与奔流的溪水组合出了神奇的人间天堂。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化石王国的缩影,是高原史书的插图,是我国唯一一座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博物馆,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之一。
4月18日,与会专家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参观。当日,第四届全国地层第二次扩大会暨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和利用研讨会在当地举行。本报记者 李小龙
和政古动物化石馆入列国家二级博物馆,成为国家级古动物化石保护与研究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和政960平方公里的县境内,累计发现古动物化石出露点80多处,已先后出土各类古动物化石标本3万多件,堪称我国乃至世界上古动物化石最经典的产区之一。
5月18日,从中国文物信息网获悉,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揭晓,和政四大古动物群化石展等十大博物馆荣获“十大精品评奖”,这是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首次获得此奖。
3年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年轻的留苏古脊椎动物学家邱占祥前往和政。随着科研工作者的系统发掘和对那些散落“龙骨”的大规模搜集,他们先后在临夏盆地发现并确认了150多种哺乳动物的化石标本。
[提要] (记者 胡作政)4月18日,第四届全国地层第二次扩大会暨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和利用研讨会在和政举行。邓涛介绍,去年在和政县野外调查中发现一件带有完整鹿角的麂类头骨,经研究是世界上已知的第一个始柱角鹿头骨化石。
4月18日,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二次常委扩大会暨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叙述研讨会在和政县举行。去年,邓涛等人在临夏盆地和政县境内调查时,发现了这件带有完整鹿角的麂类头骨。
4月18日,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二次常委扩大会暨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和政县松鸣小镇会议中心召开。
(刘玉桃)22日至23日,在甘肃和政县举行中国·和政古动物化石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邓涛表示,现在以古生物化石为原型的动画片已上映,在展馆播出后,让人们有更直观感受,更有趣味性。
4月18日,游客在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参观铲齿象头骨发育系列化石。这些化石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政也因此被誉为“古动物化石之乡”。
甘肃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三号馆自2013年10月开馆以来,不断扩大展出范围,目前已免费向游客展出2000多件古生物化石。作为我国唯一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专题博物馆,和政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现有馆藏古生物化石3万多件,包括3纲8目150个属种,分属新生代晚期4个不同的哺乳动物群。
图为青藏高原晚古生代海洋古生物化石引游客围观。徐雪 摄 图为展出的青藏高原晚古生代海洋古生物化石。经过和政县近年来的保护与收集,海洋古生物化石对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和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变迁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由于受到青藏高原隆升变迁的影响,气候逐渐变冷,环境日益恶劣,远古的动物大量灭亡,和政地区形成了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它们记录了中国西部环境的变迁。30多年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修复专家到和政,帮助修复化石,那时陈善勤是一名修复工人,给专家打下手。
临夏市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近期展出了一具比较完整的鸵鸟化石。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一度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