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0月,永昌县牛羊肉网销额达3.14亿元,同比增长29%,培育农特产电商企业50余家;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期间,全县牛羊肉及各类农特产销售额更是突破1300万元,彰显了电商赋能农产的强劲活力……近年来,永昌县立足本地丰富的牛羊肉资源禀赋,主动搭乘电商发展快车,通过构建线上销售矩阵、完善全产业链条、深耕产品品质等举措,持续拓宽线上流通渠道,让“永昌牛羊肉”这一特色名片借助数字东风远销全国,为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城关镇黄家学村党支部领办的村集体经济—永昌四季源农业发展公司的牛羊分割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身着无菌工装,在分割、修整、检验等岗位上精准操作。经过精细处理的牛羊肉进入低温脱酸冷鲜环节,随后被装入定制保鲜盒与泡沫箱,内置生物冰袋锁鲜,物流专员快速分拣装车,这批新鲜产品将在48小时内送达抖音、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的消费者手中。

“企业自11月份试营业以来,线下销量稳步提升,为进一步拓宽销路转战线上,目前日均线上订单300多单,日销售额超10万元。”城关镇黄家学村党总支书记、四季源农业发展公司、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狄振财介绍道,为提升线上竞争力,团队还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制定差异化营销策略,定期开展直播带货、发放优惠券等活动,就是要让永昌牛羊肉走进更多家庭的餐桌,打响本土特色品牌。
黄家学村的产业升级,是全县牛羊产业转型的缩影。该村将牛羊养殖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核心抓手,经过多年培育形成规模化养殖基地,合之源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的标杆。从最初单一养殖、线下零散售卖的“小打小闹”,到如今建成集养殖、精分割加工、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合作社实现了华丽蜕变。
“以前最愁销路,线下渠道窄,价格波动大,一年忙到头赚不了多少。现在线上订单排着队,产品供不应求。”狄振财感慨道,产业链的完善不仅能让产品附加值提升30%以上,还带动周边80余名村民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
永昌牛羊肉线上走俏,根源在于过硬的品质。永昌牛羊以优质牧草为食,辅以少量有机精饲料,造就了其肉质鲜嫩、味道醇厚、高蛋白低脂肪的独特优势。这份品质底气,也让永昌电商产业园内的企业受益匪浅。在永昌县西凉牧鲜食品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主播李晓宁正对着镜头细致讲解。
“我们主打永昌草膘牛羊肉串,都是当天鲜切现串,保证原汁原味。”主播李晓宁介绍说,团队每天直播6-8小时,核心单品羊肉串、牛肉串深受青睐,平时日均订单100单左右,销售额1-2万元;冬季进入销售旺季,客单价提升至200元左右,日销售额可达3-6万元,复购率超过40%,很多客户都是朋友推荐来的回头客。

如今,电商已然成为永昌牛羊肉销售的“主渠道”,还带动小杂粮、藜麦、高原夏菜等20余种农特产品同步“触网”热销。今后,永昌县将持续深化“电商+农特产品”融合发展,重点推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升级冷链保鲜设施,打通新鲜产品出村进城“最后一公里”;开展电商技能培训,培育专业化运营和直播团队,提升本土电商实战能力;整合特色农产资源,统一“永昌农特”品牌形象,加大线上线下宣传推广力度等三大举措,让更多永昌好货借助电商东风走向全国。(记者:宋一平 鲁娜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