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11-19 17:48:37 来源: 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党建引领破壁垒 村居融合创新路——永昌县村居融合发展开启新模式

2025-11-19 17:48:37     来源: 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为破解城乡“管理分割、资源分散、服务不均”难题,提高“城中村”治理水平,以提升人民福祉为根本,以实现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永昌县按照“五融合三不变”的工作思路,选取河西堡镇金河路社区与鸳鸯池村、城关镇天绣苑社区与黄家学村作为试点,通过打破行政壁垒、整合优势资源、优化服务供给、创新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规划引领 开辟融合“新路径”

  坚持试点先行,大胆探索的思路,确定城关镇黄家学村和城关镇天绣苑社区,河西堡镇鸳鸯池村和河西堡镇金河路社区作为“村居融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推进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为今后在有条件的村和社区开展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县委组织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和县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探索推进“村居融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聚焦党的领导、机构设置、职能整合、户籍改革等8个重点,细化实施步骤和部门职责,形成同向发力、贯通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城关镇、河西堡镇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村居融合”改革实施方案》,确保“村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组织重构 建强融合“主心骨”

  自“村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永昌县坚持把党组织建设作为村居融合的核心,组建成立了黄家学村与天绣苑社区、鸳鸯池村与金河路社区2个“村居融合”联合党委,全面整合原社区党委所属支部与村党支部力量,形成“党委统筹、支部联动、党员带头”的组织体系,以组织融合推动治理融合。目前,2个试点村联合党委实现实体化运行,镇党委副书记兼任联合党委书记,社区书记、村书记兼任联合党委副书记,村“两委”和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按照就近原则,村民小组长兼任社区网格员,实现“一员双管、全域覆盖”,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服务共享 提升融合“软实力”

  户籍住址“双登记”,是全县“村居融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村居融合”改革各项工作推进的基础和关键。有了“双重身份”的村民除了享有土地承包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各项惠农政策外,还可以享受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城市公共服务政策,鸳鸯池村已有91人享受城市低保,真正实现多一个身份,多一份保障。

  场地共用 打破无形“城乡墙”

  天绣苑社区和黄家学村共同打造的文化活动中心,已成为两区域居民休闲娱乐不可或缺的场所,村居运动会、居民讲堂、主题党日等各类文化活动持续不断,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居融合”后,整合村、社区原有便民服务队伍和公共服务事项,建成便民服务大厅,统一受理、统一审核、集中办理,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办理的目标。村居融合改革带来的便利,不只体现在办事效率的提升上,更渗透在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村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也在悄然拉近,群众在细微处感受到温暖。

  “村居融合”后,社区承接了大部分村级服务职能,村委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使村民享受更多的村级福利。黄家学村通过发展牦牛产业、土地托管服务、空地盘活利用等方式,跑出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的“加速度”。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80.96万元,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39.26万元,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杨彦玉)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