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哨兵、尖兵、精兵” “三兵”党建引领监测战队-新华网
首页> 正文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哨兵、尖兵、精兵” “三兵”党建引领监测战队

2025-11-17 12:56:17
来源:新甘肃

  原标题: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哨兵、尖兵、精兵” “三兵”党建引领监测战队

  建强“哨兵”堡垒,筑牢监测预警防线;锻造“尖兵”战队,攻坚急难险重任务;培育“精兵”队伍,全面提升实战能力……为更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下简称“省监测院”)党委近年来创新打造“哨兵、尖兵、精兵”三位一体的“三兵”党建品牌,先后荣获“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成效显著单位”等称号。

  省监测院主要承担全省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支撑、地下水调查评价监测、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省监测院整合优化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监测预警系统,构建起甘肃省地质灾害大数据平台和“1+1+N、空天地一体、二三维一体、防治决策一体”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严格落实“2+1”和“24365”工作模式,与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工作。“十四五”以来,累计发布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信息319期。建成6159处专群结合监测预警试验点和52处重大隐患点专业监测点,汛期设备在线率保持在95%以上。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50起,转移人员5118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4.15亿元。

  2024年甘肃省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调查项目组进行资料整理与报告撰写(资料图)

  “三兵”品牌以“先行、攻坚、善战”为核心理念,以“做全省地质灾害防治的主力军、做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引领者、做生态修复的助推者,建设全国一流监测院”为目标。通过党员突击队攻坚,省监测院推动“甘肃省省市县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系统”和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甘肃地质灾害数据与应用中心建设,实现监测数据实时传输、智能分析。依托省级地质灾害隐患综合遥感识别中心,自主识别疑似地质灾害隐患点2327处,识别准确率居全国前列。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实施地下水监测井建设,累计建成省级监测井877个,实现全省陆域范围监测全覆盖。编制甘肃省地下水动态监测半年报、年报,服务全省经济发展。

  省监测院技术人员前往积石山开展灾后应急调查排查等工作(资料图)

  2023年积石山县6.2级地震发生后,省监测院第一时间组建13人党员突击队,率先抵达灾区组织完成172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安装72套应急监测设备,编报30期震区监测预警专报,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7月陇东南特大暴雨期间,10名党员技术骨干完成5个市(州)应急核查报告,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2025年8月7日晚,榆中县山洪灾害发生后,省监测院党员干部连夜奔赴灾害一线,立即展开核查、调查,夜以继日编制灾害风险评估分区图、重点隐患点详细调查报告、应急监测方案建议等,为省自然资源厅科学决策提供了关键依据。此外,省监测院在甘肃省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武威市)项目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攻克分层标施工技术难题,提前1个月完成主体工程,编制的《验收指南》成为全省标准;舟曲县立节北山滑坡治理工程(二期)勘查设计项目中,党员技术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为复杂地质灾害治理提供“甘肃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省监测院大力引才育才,形成正高级工程师11人、高级工程师55人、工程师53人的人才梯队(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占比64%)。建成甘肃省地下水工程及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甘肃地质灾害数据与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兰州城市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科研创新平台。2024年获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优秀工程银奖2项、甘肃省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3项,1人入选省领军人才、1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创新能力、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榆中山洪灾害监测院技术人员现场应急调查(资料图)

  目前,“三兵”品牌已成为省监测院党建工作的“金名片”,全院党员干部职工人人参与、个个知晓,归类归位、对标对表,入耳入心、见行见效,持续发力、全面提高,人人争做“三兵”,把“先行、攻坚、善战”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监测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院党委将持续培育,全面深化、放大效应,让“哨兵”更敏锐、“尖兵”更坚锐、“精兵”更精锐,为服务甘肃生态文明建设和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郭秀睿 万及敏

【纠错】 责任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