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河西走廊的田野一片宁静,位于永昌县六坝镇的永昌县粒粒香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却机声隆隆。两条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在自动化设备前忙碌着。经过扒皮、清洗、漂烫、真空包装等八道工序,一根根金黄的玉米变成了真空包装、开袋即食的鲜食玉米,即将发往全国各地。

工人们在高温杀菌生产线,巡查杀菌锅运行情况
“这几天来了好几拨外地客商,都在急着洽谈订购合同。”永昌县粒粒香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石仲虎穿梭在车间里,一边查看生产情况一边介绍,“我们今年种植的533公顷水果玉米和糯玉米,目前已加工1000多万棒,销售了300多万棒。”
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企业,在短短三年间就发展成为永昌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通过两期项目累计投入4300万元,建成了3万立方米玉米保鲜库、1680平方米无菌食品加工车间,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公司资产总额突破4100万元,完成销售收入7400万元。

在无菌加工车间内,工人们正对鲜食玉米进行第一道包装作业
在包装车间,六坝镇星海村3社村民张冬梅手法娴熟地检查着产品。“在这里上班,每个月能挣3000元,年底还有土地流转的分红。”她笑着说,“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里,比过去强多了。”像张冬梅这样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公司里还有300多人。
来自外地的采购商张路正在车间里验货。“上次采购的玉米很受顾客欢迎,这次准备再订10万棒。”他告诉记者,粒粒香公司的玉米经过八道工序加工,品质有保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工人们正在进行包装入箱前的最后一道检查
据了解,永昌县粒粒香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今年联动农户1322户、合作社6家,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种植近2000公顷,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20万元。公司构建的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增值模式,让农民真正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永昌的好玉米不再只是初级农产品。”石仲虎表示,公司将继续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升级,依托研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做好鲜食玉米加工的同时,开展农业技术研发推广、土壤改良等服务,推动区域农业向品牌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产业活力。(记者:柯玉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