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11-12 17:48:15 来源: 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永昌县水源镇:“有机绿”拓展特色产业发展新赛道

2025-11-12 17:48:15     来源: 永昌县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十四五”期间,永昌县水源镇锚定绿色发展方向,以甘肃德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培育有机果蔬产业,在茫茫沙戈荒上走出一条“生态筑基、科技赋能、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有机绿”成为地域发展的鲜明底色,用“有机果”绘就产业兴旺的美好画卷。

  生态筑基

  荒滩变绿洲,实现生态经济双共赢

  水源镇宋家沟九社的田野上,连片的玉露香梨林郁郁葱葱,成为镶嵌在戈壁上的生态明珠。2017年,甘肃德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率先启动千亩荒滩有机治理项目,开启了戈壁荒滩改造的探索之路。项目立足戈壁滩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精选玉露香梨、麒麟西瓜、高糖番茄等优质品种,创新采用“传统有机肥+现代种植技术”融合模式。以农家肥、秸秆、草木灰等天然有机肥为基础,搭配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既保护了土壤生态,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昔日的不毛之地已蜕变为4500亩绿色田园,不仅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风固沙生态屏障,更实现了“沙化土地资源化”的蝶变。目前,这片耕地已全部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转换认证,产出的玉露香梨、西瓜、玉米等有机转换产品,凭借天然健康的品质赢得市场广泛认可,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向共赢。

  科技赋能

  智能提品质,推动产业能级新跃升

  走进德赛果蔬分拣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个个饱满鲜亮的玉露香梨、西瓜在传送带上有序移动,经过智能设备的大小分级、品质检测、瑕疵筛选,快速完成从田间到市场的“精准蜕变”。“以前全靠人工分拣,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分级不均、残次果遗漏的问题,影响产品口碑。”车间工作人员介绍,自引入智能分拣系统后,分拣效率大幅提升,坏果、次果的剔除准确率达到98%以上,农产品整体品质和商品率显著提高。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果蔬精深加工生产线及无菌灌装生产线,重点开发玉露香梨汁等系列产品,推动产业从“初级种植”向“精深加工”转型,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能级跃升,让科技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村企共建

  利益共分享,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水源镇以有机特色产业为纽带,创新探索“村企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村集体、企业、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由镇政府牵线搭桥,杜家寨村利用200万元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与德赛公司合作建成3000m³果蔬储藏库。储藏库以固定资产入股形式交由企业运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约6万元的稳定收益,有效壮大了村级集体“造血”能力。同时,企业优先吸纳周边20-30户农户就近就业,涵盖种植管理、车间分拣、仓储物流等多个岗位,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顾家赚钱两不误”。

  水源镇将持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德赛公司4500亩有机农林基地为依托,抢抓有机农业发展战略机遇,全力打造集生产种植、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品牌营销于一体的有机农业综合体。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推动有机特色农业全链条升级,持续带动农民增收、集体增效、产业增值,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