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线路运检班工作人员到永登县苦水镇的偏远山区,成功利用卫星通讯接收器,克服了传统通信盲区的限制,圆满完成了110千伏东龙线的无人机点云采集任务,标志着高科技器具的应用为复杂地理环境下的线路运检工作带来了质的飞跃。

110千伏东龙线部分区段穿行于深远山区,这些区域通信信号覆盖极弱甚至完全缺失,使得无人机完成自动化巡检,特别是需要实时数据传输的高精度点云采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面对这一难题,班组人员携带了便携式卫星通讯接收器进入作业现场。该设备能够通过卫星网络建立稳定的通信链路。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卫星链路确保了地面控制端与无人机之间的持续、稳定通信,不仅实现了飞行航线的精准控制与实时调整,更保障了点云数据在采集过程中能够安全、流畅地回传至后方数据处理平台。
“以往进入这些信号盲区,我们需要依靠人工徒步巡检,效率低、风险高。现在有了卫星通讯‘保驾护航’,无人机就像有了‘天眼’,在无人区也能放心大胆地执行高精度采集任务了。”输电运检中心线路运检班班长郑列辉在现场说到。
此次利用卫星通讯接收器在无信号区成功完成点云采集,是该公司输电专业推动运检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目前,运用无人机、智能传感、卫星通信等高科技器具进行线路巡视与状态诊断,已在该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成为常态化工作方式。
下一步,国网兰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将继续推进、优化此类智能作业,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偏远地区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构筑起一道坚实的技术防线。(鲍奕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