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11-05 17:50:20 来源: 甘南州融媒体中心

甘南临潭:小党参“串”起乡村振兴致富链

2025-11-05 17:50:20     来源: 甘南州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临潭县深挖本地生态与资源优势,将中药材产业列为驱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通过科学布局产业规划、精准落实扶持政策、下沉开展技术指导,推动中药材种植从“零散分布”向“规模集聚、标准生产、全链发展”转型,蹚出一条特色产业赋能民生的增收新路。

  凭借得天独厚的土壤质地与光照优势,临潭县城关镇成了临潭县党参生长的“黄金产区”之一。眼下正值党参采收旺季,走进城关镇教场村党参种植基地,药香弥漫田间,药材采收机正在有序作业,经深耕、晃筛后,党参破土而出,工人们一字排开,捡拾药材,并将成捆药材简单处理后装袋压实。阳光下,一根根饱满壮实、色泽鲜亮的党参整齐堆放,既凝结着农户一年的汗水,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党参种植大户贾双喜高兴地说:“今年我钟了60多亩,一亩地产量500多斤至600斤,能卖27万多元。”

  中药材产业不仅让种植户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搭建起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的增收平台。在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的采收现场,务工群众杨金花正快速清理党参根部的泥土,再将清理干净的党参码放成垛,动作麻利又娴熟,脸上满是忙碌的喜悦。

  “这会儿是挖药季节,我在这儿务工,一天220元左右,给家里增加点收入。”杨金花笑容满面地告诉记者。

  近年来,城关镇立足辖区气候、土壤等自然禀赋,将中药材种植确定为带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通过整合涉农资源、对接技术专家、搭建服务平台,为药农提供从选种、种植到管护的全流程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的各类难题。截至目前,城关镇已建成当归种植基地6个,面积550亩;党参种植基地13个,面积1828亩;黄芪种植基地3个,面积200亩。如今,一片片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成为田间地头的“风景线”,更化作群众手中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记者 丁海龙)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