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永昌县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围绕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厚植县域经济发展动能。2025年前三季度,永昌县交出亮眼经济答卷,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韧性尽显。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3%,三项核心指标延续上半年的强劲势头,增速均斩获全省86县区排名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8%,增速位列86县区第4位。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质效双升。

项目建设筑牢经济“压舱石”攻坚突破成效显著
永昌县锚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导向,以项目建设之“进”夯实经济发展之“稳”。项目储备与资金争取双向发力,完成县级任务的107.5%,为发展积蓄充足后劲。招商引资实现量级突破,7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签约落地,累计落实招商引资项目85个,到位资金148.8亿元,同比增长25%,优质项目加速集聚。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110项重点投资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其中27个项目建成投产、80个项目进度过半,完成年度投资78.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70.5%,为县域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位于永昌县河西堡镇的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金昌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是国家批复的甘肃腾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调峰电源点。承载着服务“陇电入浙”能源大通道、支撑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高效消纳的重大使命。项目建成后对促进新疆和甘肃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改善地方环境状况、基础设施和电力供应现状,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助力打造产业集聚平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为永昌县“十四五”工业发展画上绿色、高效的圆满句号。

工业经济展现跨越增长态势发展质效实现显著提升
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3%。分隶属关系看,省市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5%,拉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个百分点。
支柱行业支撑有力,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00%。作为永昌县工业经济的“压舱石”,铜冶炼产业在1-10月持续释放强劲增长势能,以105%的增加值增速稳居全省重点行业首位,成为拉动全县工业经济的核心动力源。
截至10月底,永昌铜业已实现阴极铜产量24.3万吨、硫酸产量73.2万吨,营收突破102亿元,较8月底分别增长16.1%、16.7%和17.4%。在其强劲带动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8.2%,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56亿元,企业效益持续改善,有力推动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7%。
随着工业经济的飞速跃升,总投资669亿元的90个产业链项目开复工52个,六大主导产业链实现产值174.24亿元,增长75.3%,工业经济“主引擎”作用愈发凸显。

农业基础持续夯实特色产业稳步发展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20.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获批实施;建成高原夏菜万亩规模化生产基地6个,蔬菜、饲草产量分别达73.2万吨、35万吨;畜禽饲养量超210万头,奶绵羊群体规模达5.1万只。
品牌建设实现突破,玉露香梨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元生爱特”奶绵羊新品种获颁证书,元生农牧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行列。
据悉,永昌县已启动奶绵羊产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到“十五五”末,建成10个万只标准化示范基地、40个千只规模化养殖基地,实现奶绵羊存栏量突破20万只、年产鲜奶3万吨以上、年加工能力15万吨,带动10万户群众增收,全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奶绵羊种源供应基地、高端乳品生产加工基地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参与奶绵羊产业发展。

消费市场复苏态势稳固新型消费引领作用凸显
前三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2亿元,同比增长1.3%。
消费促进活动实效突出,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暨商品展销会等促销活动22场,发放以旧换新补贴568.4万元,直接带动消费近5000万元。
文旅融合发展亮点纷呈,成功举办“大美永昌天天游”、西部篮球精英挑战赛等系列活动,同步开发研学旅游路线6条。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0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38.5%。

前三季度永昌县在各领域协同发力,以关键指标的亮眼表现夯实了经济稳进基础,彰显了县域发展的强劲韧性与活力。下阶段,将继续紧扣“省市所需、永昌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的核心导向,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上实现新突破,为全年目标达成及长远发展奠定更加坚实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