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巍峨,黑河蜿蜒。秋日的高台,被一股清新和煦的文明新风温柔浸润。城乡街巷,志愿者的红马甲如跃动的火焰,温暖着千家万户;田野乡间,环境整治描绘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新画卷。近年来,高台县持续深化文明实践,精耕文明培育,提质文明创建,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乡风在高台沃土上蔚然成风,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动能。
文明实践接地气 服务百姓零距离
“讲得实在,听得过瘾!”近日,在新坝镇小坝村,一场“理响高台”理论宣讲活动赢得阵阵掌声。这鲜活场景,正是高台县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
高台县统筹科技馆、乡村记忆馆等资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54个,实践基地21处,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兑单的“五单制”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百姓需求,织就了一张功能完善的文明实践服务网。强化阵地建设与品牌塑造,建成“孝德文明评议厅”“乡村大礼堂”等特色阵地,“流动红课堂”“敲门嫂”“共享奶奶”等6个项目入选省、市优秀文明实践品牌库。同时,创新“民俗体验+文化传承+文明实践”模式,成功承办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实践周末荟”等系列活动,让文明种子在群众心田茁壮成长。
文明培育结硕果 崇德向善成风尚
文明养成,既需要实践锤炼,也离不开风尚引领。高台县通过强化典型培树,深化移风易俗,加强思政教育等措施,持续滋养社会文明新风。
走进高台社区村庄,“好人榜”“善行义举榜”成为亮丽风景。目前,高台县累计选树县级及以上“道德模范”128人,8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4人荣登“甘肃好人榜”,10例器官捐献者的善行义举,使高台成为全省器官捐献人数最多的县区。
同时,“抵制高额彩礼”“殡葬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所有村(社区)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规范红白理事会运作,推广“孝善基金”“银龄互助”等创新模式,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响应,人情负担减轻,文明乡风日益浓厚。此外,扎实推进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开发“追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等研学课程,开展“童心向党”“纪念馆里的思政课”等实践活动,承办全省“清明祭英烈·重走长征路”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思想根基。
文明创建展新颜 内外兼修惠民生
文明创建,既关乎城乡“颜值”,更关乎民生“品质”。高台县将创建过程转化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居民。
步入高台城区,背街小巷整洁有序,交通出行文明畅通,“红马甲”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村庄实现从“整洁”到“美丽”的全面升级。新建东村社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骆驼城镇建康村等7个镇村和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县文明村镇覆盖率达83%,文明校园创建实现全覆盖。
同时,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高台县注重以文化传播提升城市形象,与中国新闻社联合打造“中新观陇·高台之高”专栏,《祁连山下的高台为何“高”》等30余篇报道,立体展现了高台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丰登高台”农文旅融合媒体行活动催生全网阅读量超3000万次,让向上向善的文明高台形象深入人心、广为人知。
从理论宣讲的“声”入人心,到志愿服务的温情传递;从榜样力量的感召引领,到城乡面貌的精彩蝶变——高台,正在新时代文明建设征程中,筑起一座坚实的文明新高地,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周淑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