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瓜州县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决策部署,始终锚定“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核心目标,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力构建县乡村一体化医疗服务体系,有效破解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痛点,群众就医满意度与获得感显著提升,为“健康瓜州”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机制引领筑根基 医共体运行迈入“实质化”
构建高效协同的医疗服务体系,机制保障是关键。瓜州县紧扣“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目标,着力强化医共体建设组织领导与运行机制构建:2025年,瓜州县总医院正式挂牌成立,同步完成领导班子配备,并依据《瓜州县总医院(瓜州县人民医院)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制定出台总医院章程、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9项核心制度,严格规范“三重一大”议事决策程序。
与此同时,县总医院牵头成立财务药械核算配供中心,实现县域内医疗资源“一盘棋”管理,标志着瓜州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正式进入实质化运行阶段,为后续医疗服务提质增效筑牢制度根基。
龙头带动强内核 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作为医共体建设的“领头雁”,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直接决定医共体整体水平。目前,瓜州县医共体“六大中心”与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已全部建成并常态化运行,更创新打造患者服务中心,整合医务、病案、医保、药械等直接服务患者的职能,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大幅减少就医流程与等待时间。
在药品保障方面,瓜州县统一医共体用药目录,实现县乡两级药品联动使用,县总医院新增106个药品品种,且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耗材均由总医院统一采购配送,解决基层“药不全”难题。硬件建设上,瓜州县人民医院疏勒河分院(东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已实现主体封顶,预计2026年建成投用,届时将彻底改善东片乡镇群众“看病远”现状。
此外,县总医院、中医院积极借力“外脑”,分别与兰大一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建立长期帮扶合作机制。2025年,县总医院更与兰大一院签订重点学科帮扶协议,聚焦介入医学科、心内科等薄弱学科精准发力,并完成心脏介入、消化内镜等4个专家工作站挂牌。在省级医院的帮扶指导下,县域内学科建设、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显著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省级医疗服务。
聚焦基层补短板 医疗资源“沉下去”服务“提上来”
“一般病在县级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这是瓜州县推进医共体建设的重要目标。为补齐基层医疗服务短板,县总医院选派29名骨干医护人员分批次前往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柔性帮扶与巡回医疗服务,将优质医疗技术直接送到群众“家门口”。
2025年,瓜州县扎实开展“基层医疗机构业务能力提升年活动”,县总医院已完成3批次39人次基层医务人员轮训,覆盖诊疗规范、操作技能等关键领域;全县11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定期深入基层开展质控工作,推动各成员单位在诊疗流程、操作规范、质量安全等方面实现“同质化”,确保基层看病“有质量”。
在硬件与人员管理上,瓜州县已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四大件”(基本医疗设备)与村卫生室便携式心电仪的采购配备,县总医院还对基层医疗设备进行分类摸排、登记建档,并制定优化调整方案,实现县乡两级设备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同时,完成基层医务人员建档工作,出台《瓜州县总医院各基层分院聘用人员管理办法》,针对基层急需的检验、影像、药学等人才制定统一招聘计划,为基层医疗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锚定未来再发力,绘就健康瓜州新图景,瓜州县将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夯实改革举措,重点加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县域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更优质、更便捷、更实惠的医疗服务,以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瓜州”建设迈向新台阶。(吴敏 马文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