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10-29 17:42:17 来源: 肃州区融媒体中心

肃州区: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乡村振兴成果丰硕

2025-10-29 17:42:17     来源: 肃州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风云激荡绘宏图,沃野千里奏华章。肃州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底线,奋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五年来,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壮美画卷在千年沃土上徐徐铺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振奋人心的“成绩单”。

  “十四五”期间,肃州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农村改革与乡村建设,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根基更加牢固。2024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40.56万亩,占全市总量的40%,总产量达22.65万吨,较“十三五”末增长2.95%,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6.65万亩,牢牢扛稳了“米袋子”责任。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种植面积达30.43万亩,较“十三五”末增长41.53%,年产瓜菜约155万吨,实现产值27亿元,有效保障“菜篮子”供应。种业振兴迈出关键步伐。全区制种面积达41.72万亩,较“十三五”末增长39.53%,年产各类种子1.27亿公斤,产值达31.83亿元。肃州作为全国重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的地位持续巩固:蔬菜种子年产量占全国用种量50%,出口量占全国种子出口总量一半;花卉种子占全国70%;向日葵种子占全国90%;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总量的10%,真正实现了“中国种子,肃州力量”的战略担当。

  “十四五”期间,肃州区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创新推进戈壁设施农业发展,建成全国最大的戈壁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全区日光温室、钢架大棚和智能连栋温室等戈壁生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8.9万亩,年产优质戈壁蔬菜45万吨,年产值达到19亿元;建设高标准绿色林果示范基地,全区林果种植面积达到4.17万亩,总产量3.6万吨,总产值达到1.9亿元。畜牧业实现稳步扩张与提质增效。全区畜禽饲养量达1306万头(只),其中肉牛25.21万头,肉羊274.89万只,存栏总量较“十三五”末增长43.2%。肉蛋奶总产量达9.35万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8.8亿元,产业韧性持续增强,供给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十四五”期间,肃州区大力实施科技赋能行动,积极探索增产增效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新模式,引进蔬菜新品种135个,引进粮食新品种69个,推广玉米密植高产籽粒收获、水肥一体化等先进实用技术15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82.8万亩以上,全区主要农作物良种利用率达到98%以上,技术覆盖率达到90%;强化农机农艺研发应用,支持区内重点农机企业开展关键性工艺研发攻关,2024年农机总动力达到9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86.2%,位居全省前列。同时,产业融合发展迸发新活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共12家,年加工能力16.1万吨,年产值达到7.5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较“十三五”末提高了6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城市零售市场和乡镇农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肃州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共推进276个农房示范点建设,新建农房11580户;新建村组道路300公里,架设自来水管网125公里,建设污水处理站78座,改造户厕12000户,安装架设路灯5000余盏,全区15个乡镇垃圾清运处理实现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7%,202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53元,较“十三五”末增加37.79%;输转农村劳动力28.61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56亿元。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拓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蓄势启航的历史交汇点,肃州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勇担农业强国建设使命,锚定建设现代农业强区目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望“十五五”,肃州将奋力打造国家现代种业高地、戈壁农业创新样板区、城乡融合示范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肃州实践农业发展新篇章。(万丽娟)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