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州区推行“街居吹哨、专家报到”工作机制,通过整合法律咨询专家资源,精准对接基层治理需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服务民生实事、护航企业发展,显著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精细化水平。
“哨声”响起,专家一线解民忧
8月21日,南街街道居民程某因家中地下室消防管道破裂被淹到街道反映情况。街道迅速“吹哨”,法律咨询专家周世杰律师第一时间“应哨”,通过明法析理、情理交融的调解,促成居民与物业公司达成协议,纠纷高效化解。这样的案例在该区已成为常态。各街道社区通过“吹哨”机制,主动对接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专业力量,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多元共治,精准响应民生诉求
面对邻里纠纷、公共设施维护等社区常见问题,该区充分发挥“精网微格”治理优势,由综治干部、网格员先行介入,疑难问题则“吹哨”请专家“把脉”。4月9日,南街街道居民反映楼下住户使用“振楼器”扰民并散布不当言论,检察官丁艳梅受邀参与调解,成功平息争端。机制运行以来,专家们奔走在调解一线,将群众的“千千结”逐一化解。
攻坚克难,法治力量办实事
在民生实事推进中,专家团队同样发挥关键作用。6月27日,西街街道一火锅店因污水排放问题与市政公司产生分歧,导致问题久拖不决。街道“吹哨”后,法官毛秀娟与民警刘一统联合介入,凭借丰富的综治经验推动问题彻底解决。去年以来,在法学专家指导下,全区累计解决旧楼改造、路面翻新、天然气铺设等民生难题多项,切实增强了群众获得感。
点单定制,普法宣传入人心
该区还创新推出“点单定制”普法模式,由法律咨询专家根据群众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内容。9月30日,南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玉红带领文艺小分队深入社区,通过微电影《新岸》《娘味》等作品,生动传播法治理念。同时,全区组建多支法律宣传服务队,开展“法治副校长校园行”“进网入格”等活动,打通普法“最后一公里”。
延伸服务,护航企业稳健发展
法治服务不仅面向居民,也延伸至企业。今年1月,律师赵文鹏协助街道指导成立爱馨物业、玉洁物业两家物业公司,推动老旧小区实现业主自治,有效降低物业服务投诉率。此外,甘州区组建“法律专家跑团”,定期为民营企业提供“义诊”服务,围绕公司治理、合同风险等热点问题开展法律辅导,助力企业防范风险、稳健发展。
“街居吹哨、专家报到”不仅是甘州区法学会工作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深化拓展。通过法治力量下沉、服务前移,甘州区正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李 录 徐俊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