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十四五”期间项目建设多点突破
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甘肃省锚定“抓项目、促投资”核心目标,打出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服务优化的“组合拳”。截至目前,全省各类政策性资金规模连续4年刷新历史纪录,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连续4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交通、水利、社会民生、城市建设、新基建、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项目答卷”。
交通网络织密升级,立体出行格局加速形成。全省“两横七纵”综合运输通道持续完善,“两廊六轴十直联”铁路主骨架基本成型,以兰州为中心的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银西高铁、酒额铁路酒泉至东风段先后建成通车,天陇铁路、平庆铁路建设蹄疾步稳,“鱼刺状”铁路网已贯穿全域,有效缩短了区域间时空距离。
水安全保障持续强化,水资源配置更趋优化。凉州区调蓄工程、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工程甜水堡调蓄引水工程等重点水利项目先后建成;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建成通水后,黄河向石羊河流域的补水通道更为通畅,有效缓解了流域缺水问题。
社会服务短板加速补齐,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医疗卫生领域,上海市一院酒泉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投运;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等项目有序推进,全省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文化旅游领域,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等标志性工程建成开放,景区基础设施与服务品质同步升级,“引客入甘”效应持续释放,带动文化旅游产业焕发新活力。
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内涵式建设迈上新台阶。全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累计获得325亿元专项资金,推动1015个城市地下管网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落地。通过改造升级城市燃气、供热、供水、排水管网,设施安全运行水平大幅提高;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惠及数万住房困难群众,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承载能力与宜居度持续提升。
新基建步伐加快,数字经济生态雏形显现。作为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甘肃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标准机架3.1万个,投运首个国产万卡集群。智谱清言、百度、金山云等行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初步形成“算力供给-模型训练-应用创新”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为数字甘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祁连山北麓、秦岭西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项目基本完成,石羊河中下游、黑河中游、疏勒河中下游防沙治沙林草综合治理,以及陇中陇东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兰州南北两山绿化成果不断巩固,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城市大氧吧”,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实现良性互动。
记者 赵万山 实习生 陈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