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合作市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精准施策,将中藏药材与高原菌类产业打造成驱动群众增收的“双引擎”,走出一条特色产业富民强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金秋时节,在那吾镇的唐古特大黄种植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进行管护。“以前种地看天吃饭,现在有公司提供技术,保底收购,心里踏实多了!”正在田间忙碌的种植户冷本告诉记者,他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和基地务工,预计能增加近万元的收入。他的笑声里,洋溢着满满的获得感。
这份底气和喜悦,源于合作市推动产业升级的务实举措。合作市通过“科研单位+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创新模式,将技术服务直接送到田间地头,推动中藏药材产业从“会种”到“种好”的蜕变。目前,全市中藏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21万亩,规范提升唐古特大黄基地2处,辐射带动28个行政村,4400余户农牧户增产增收。
与此同时,当地菌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依托高海拔、低气温的独特自然优势,这里规模化种植平菇与赤松茸,年产量可达380 万斤;目前已在合作市勒秀镇建成4处标准化生产基地,总种植面积达300 亩,为菌产业持续发展筑牢了基础。
“我们统一提供菌种、统一技术指导,最后统一品牌销售,解决了大家最担心的技术和市场问题。”勒秀镇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范德干在菌棚里边查看菌丝长势边介绍。通过组建合作社,分散的农户被有效整合,形成了发展合力。
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市双管齐下:一手抓科技赋能,定期开展种植技术与管理培训,推动品种改良;一手抓品牌建设,通过参展、新媒体推广等方式,让“合作市高原羊肚菌”成为市场的“抢手货”,稳稳地保障了群众收益。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布局,延链补链,确保我们的特色产业‘推广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片’。”合作市农业农村局卡召加表示,“药菌双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助力更多农牧民群众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记者 王明远 通讯员 袁玉花 才让道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