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甘肃张掖民乐县的15万亩马铃薯迎来了丰收季,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农户们忙着挑拣、装袋,一派丰收景象,小土豆奏响了激昂的丰收进行曲。10月10日,国网张掖供电公司围绕“采收高效、存储安全”核心需求,组织供电人员下沉服务重心,精准解决农机用电、恒温存储等关键问题,以稳定可靠的电力为马铃薯丰收保驾护航。
产业要发展,电力须先行。针对马铃薯种植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升带来的用电需求增长,该公司组织台区经理深入田间地头,通过红外测温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田间的低压线路、配电线路进行巡视,对涉及灌溉的配电线路、机井设备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巡检,精准排查潜在隐患。确保每一滴水都能通过稳定的电力输送,滋润每一寸土地,为马铃薯的播种和生长提供坚实的电力支撑。
在马铃薯收获季节,电力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六坝镇1.4万亩种植基地里,电动收割机、分拣机等设备集中投入使用,一颗颗圆润饱满的马铃薯从泥土中翻滚而出。种植大户柴荣承包2200亩地,种的大西洋品种亩产约3吨,收完直接销往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没有了卖不出去的烦恼。“供电公司从马铃薯种植到丰收全程电力护航,精细化管理和充足光照雨水,亩产约6000斤,丰收在望。”柴荣说。
电力保障不仅聚焦收获环节,更贯穿马铃薯产业全链条。在鼎丰种薯气调库内,温度和湿度被精准调控,稳定的电力供应确保了气调库内始终保持适宜的低温环境。为确保马铃薯“鲜”味不减,该公司为其“量身定制”用电方案,主动开展“零距离”上门服务,随时解决用电问题,把安全用电服务送到气调库内。供电人员对配网线路、变压器、冷却设备及室内开关等设备进行检查,对气调库电源电压的稳定性进行测量,及时消除设备缺陷,确保电力供应“零差错”。
从田间地头的“电力护航”到产业链上的“精准赋能”,稳定可靠的电力正成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硬核支撑”,让昔日“土蛋蛋”加速变身“金豆豆”。国网张掖供电公司正以实际行动打通电力服务“最后一公里”,让农户在丰收季用上“放心电、省心电”,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薛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