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10-10 17:30:12 来源: 嘉峪关日报

城市焕新升级 民生幸福加码——嘉峪关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纪实

2025-10-10 17:30:12     来源: 嘉峪关日报
字体:
分享到:

  清晨的阳光漫过朝晖小区新粉刷的外墙,78岁的王秀兰老人拎着菜篮走出单元门,脚下是刚铺好的防滑地砖,抬头能望见小区里崭新的庭院灯。“你看这墙白得晃眼,屋顶也不漏水了,住了20年的老房子,愣是变回了‘新小区’!”老人的笑声里,藏着嘉峪关市城市更新行动最生动的注脚。

  2025年,嘉峪关市住建部门以“城市更新行动”为总抓手,锚定“两区一城一地”发展定位,围绕13项重点工程投入11.43亿元,从老旧小区的“面子”到地下管网的“里子”,从道路街巷的“脉络”到适老化改造的“温度”,全方位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蝶变,让“宜居、安居、乐居”的幸福图景在雄关大地上徐徐铺展。

  老旧小区:从“斑驳岁月”到“焕彩新生”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对推动惠民生、扩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朝晖小区、佳苑小区的48栋住宅楼正集体经历“逆生长”,彻底告别墙皮脱落、屋顶漏水、管网堵塞的烦恼。

  走进朝晖小区改造现场,犹如翻开一本旧貌换新颜的立体画册:楼本体外墙被统一刷上了新漆,楼梯间的水泥墙也进行了翻新,原本坑洼的院落路面正在铺设透水砖。“以前一到雨季就犯愁,屋顶动不动就渗水,今年工人师傅铺上了防水卷材,这下踏实了!”家住6楼的赵师傅对记者说。

  更让老人们暖心的是加装电梯带来的“幸福加速度”。在紫轩三期,一部银灰色的电梯正沿着楼体缓缓上升,这是嘉峪关今年加装的50部电梯之一。“以前上5楼得歇两回,买袋米要分三次拎,现在按个按钮30秒就到家。”65岁的张福生老人曾因膝盖不好半年没下过楼,如今每天都要乘电梯去小区广场和老伙计们下棋。

  而在明珠花园小区,一场“地下革命”正悄然进行。施工人员掀开地面,将多年使用、锈蚀漏水的排水主管一一进行改造。今年,嘉峪关市重点解决了明珠花园、紫轩一至三期等11个小区的排水管网问题,老旧管网更新,让困扰居民多年的“污水围城”成为历史。

  坑洼小道:从“坎坷征途”到“通达坦途”

  东安街幼儿园南侧巷道曾是家长们的“头疼路”——坑洼的路让接送孩子的电动车常在此“卡壳”。如今,这里不仅正在进行混凝土路面铺设,后期还计划安装路灯,收获了周边居民连连点赞。

  道路是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则城市活力涌流。2025年,嘉峪关市对14条市政道路、12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全方位体检+手术式改造”:通过缩减人行道宽度,将静轩路、德轩路、文轩路、东湖东路、民政路、双拥路由原来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四车道,新增两侧非机动车道,市区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居民出行方案实现最优解……

  在酒嘉连通道路的施工现场,压路机正在对路基进行夯实。“这条路打通后,从嘉峪关到酒泉的车程能缩短15分钟,两边还规划了非机动车道,以后行车更加安全、更有保障了。”市住建局建管办副主任拓辉介绍,这条长5.6公里的新路,不仅是连接两座城市的“快速通道”,更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经济动脉”。而大唐路延伸段的建设,则将进一步完善嘉峪关市城市路网结构,缓解交通拥堵,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地下管网:从“老化隐患”到“智能防线”

  地下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居民的生活质量。2025年,嘉峪关市掀起了一场地下管网的“更新革命”:住建部门找准现存短板,以降低管网漏损率,提升供热、供水、排水、燃气保障能力为目标,共计划改造雨排管网约31.43公里、给水管网约81.71公里、污水管网80.52公里、供热管网65.64公里、燃气管网53.54公里,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微循环”。

  夕阳西下,改造后的小区里,老人们在新装的健身器材上锻炼;畅通的道路上,车辆有序行驶,车灯汇成流动的光河……这座城市的每一处变化,都印刻着“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2025年的嘉峪关,正以城市更新为笔,以民生需求为墨,在戈壁明珠的画卷上续写着新的篇章。当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当街巷道路通达顺畅,当地下管网筑牢根基,一幅“宜居、安居、乐居”的幸福图景愈发清晰,让每一位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触摸到城市的温度,感受到发展的红利。(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玲 窦翔)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