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9-26 18:47:51 来源: 张掖日报

高台县宣化镇:一抹新绿染秋色 静待春风挂“金果”

2025-09-26 18:47:51     来源: 张掖日报
字体:
分享到:

  眼下,正值秋收季节,田野间尽是丰收的忙碌景象,而高台县宣化镇台子寺村的温室大棚里却春意盎然,菜农们抢抓农时墒情,开沟起垄,施肥铺膜,移苗灌水,为明年人参果抽枝挂果打好基础。

  “夏天的三棚人参果卖了近17万元。这一茬是6月预定的果苗,9月15日移苗,明年3月初就能大量上市。”刚移完苗忙着给新苗灌营养液的台子寺村村民方彩琴说。今年是她改种大棚人参果的第四个年头了,从刚开始种蔬菜到如今种人参果,不仅克服了技术和销售难题,更实现了效益的提升。“头一年种了一棚人参果,两棚蔬菜,从收入看,人参果效益更好,技术成熟后,这两年全都种了人参果。”方彩琴介绍,她种植大棚蔬菜18年,多年的摸打滚爬和实践学习让她变得更自信,温室大棚不仅是她家的“致富棚”,更是她学习接纳新品种、新技术的“实验棚”。

  “两座温室卖了8万多元,效益好着哩,这一茬继续种。”村民张桂芳笑着说。上一茬她自家的一棚效益稳定,新租种的一棚,由于对地力、墒情不熟悉,收入略低于自家大棚,尽管遗憾但她还是很满足。

  “从‘不愿种’到群众‘自愿种’,四年时间,我们不仅打造了‘高台金果’人参果品牌,还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小花介绍,头一年,由于菜农对蔬菜改种人参果不认同,村“两委”班子成员除分头上门动员外,还带头租种了一座大棚作示范,轮岗管理。当年,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3万多元的收入,先行种植人参果的16户农户通过算账对比,收入也明显高于蔬菜种植。“夏天收获的20棚人参果,棚均收入5万元以上,这一茬种了24棚,群众的收入提高了,村干部的威信也就高了。”赵小花感慨道。

  近年来,宣化镇把人参果产业作为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突破口,全力打造“一村一品”,通过品种优化、技术革新、外引内联、院地对接,与云南农业大学、山丹培黎职业学院合作,打造人参果产业成果转化基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素质“土专家”“田秀才”,激发了温室大棚户的种植积极性,推动了设施农业的蓬勃发展。如今,该镇精心打造的“高台金果”人参果已成为台子寺村响当当的绿色地理名片。(张多虎)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