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9-24 17:50:30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金川区筑牢生态屏障赋能绿色发展

2025-09-24 17:50:30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落实分类推进“五区”基层党建工作要求,筑牢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组织根基,金川区聚焦林区工作实际,以健全“四项体系”为核心抓手,持续推动林区基层党建与生态治理、资源保护、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通过强化党组织在林区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守护绿水青山、带动林区群众增收的实际效能,为林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织密组织体系

  筑牢“林长制”党建根基

  紧扣“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林长制’责任体系”要求,金川区将党建与林长制深度绑定,构建“党委统筹+支部落地+党员包片”的三级联动责任网络。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区级总林长的区乡村三级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各级林长183名(其中区级林8名,乡级林长59名,村级林长116名),实现党组织对林草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党组织力量压紧压实林长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总林长令精神,印发金川区2025年林长1号令《关于做好“清明”前后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令》、2号令《金昌市金川区2025林长制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区乡村三级林长完成巡林872次,编发各级林长制简报24期,下发工作提示函16次,构建起“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网格化管理格局。此外,修订《金川区林长制工作考核实施细则》,建立林长制“四单一函”及“一长一技一辅”机制,以党建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切实提升林草治理效能,让党组织成为守护林区生态的“主心骨”。

  凝聚共建合力

  激活林区治理“新引擎”

  围绕“健全林地党组织共驻共建治理体系”部署,金川区以党组织为纽带,联合林业站、草原站、乡镇、施工单位等多方力量,组建“林区党建联盟”,推动“三北”六期工程、草原植被恢复费等重点生态项目高效落地。目前已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任务7940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933公顷,退化林修复3120公顷,中幼林抚育1100公顷,草原围栏787公顷。在国土绿化方面,党组织牵头实施工程造林、村庄绿化、义务植树等工作,动员1300余名党员干部及群众植树80公顷、种植梭梭20余万株。积极探索“支部联建”“场站村联建”模式,依托共驻共建社区联席会议,为驻地村发放苗木1.2万余株,让党建成为推动绿化的“动力源”。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党组织牵头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带头参与工程监督、质量把控,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结合“党建+生态普法”等联合行动,发放普法知识彩页1000余册,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林区治理新格局,为林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建强先锋队伍

  锻造应急防灭火“硬脊梁”

  严格落实上级“健全党员为先锋的应急防灭火体系”要求,金川区林草局以党员为核心力量,组建“森林防火突击队”“党员护林队”,打造林区安全的“红色屏障”。区级林长多次带队开展森林草原防火督查,共召开专题会议6次,组织党员参与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在管辖范围内共开展隐患排查8次,发现一般隐患6条,均已整改完毕。全面落实全省“8311”工作机制,与各防火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10份。党员突击队队员带头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今年全区未发生森林草原火情。

  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党员带头每月开展病虫鼠害监测,重点对两镇农田防护林、市区北部绿色长廊及多条通道绿化林木进行防治,先后完成食叶害虫防治300公顷、蛀干害虫防治267公顷、鼠兔害防治2000公顷;严格苗木检疫流程,检疫花卉苗木1334.6万余株,未发现带疫松木及其制品。在发现有蝗虫隐患时,立即启动“部门+乡镇(街道)”联防联治机制,通过实地勘查以及与镇(街道)党员沟通,及时掌握蝗虫的种类、密度、分布范围和扩散趋势,组织6名党员成立技术指导先锋队,向各防虫责任单位配发杀虫药剂共100箱,同步为药剂喷洒单位提供实时技术指导,以党员先锋力量守护林区生态安全。

  赋能产业转型

  踏出绿色发展“新路子”

  按照“健全党建引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体系”要求,金川区聚焦“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党建引领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牵线搭桥”作用,主动对接市场主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推动合作社产业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党建+合作社”模式,在飞机场西南侧区域国有荒滩大力扶持发展酸枣产业,目前机场南侧枣业种植规模已达533公顷。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林果产业科技攻关作为党建重点任务,牵头组建技术攻坚团队,围绕玉露香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绿色防治技术、吊干杏栽培管理技术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有效解决了林果种植过程中产量低、病虫害防治难等问题,为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在村庄绿化和项目实施中,积极引进法兰西西梅、红梅杏、白玉扁、龙王帽仁用杏、玫瑰香葡萄等林果新品种,推广枣树更新复壮、高接换优等新技术,以科技为支撑推动了林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富民实效。

  强化资源保护

  守住林区生态“基本盘”

  金川区将资源保护作为林区党建的重要任务,持续压实保护责任,坚决守住林草资源底线。在林草资源管理上,党员干部带头推进“林、草、湿、荒”数据库与国土“三调”数据库对接融合,核实现地2000余处,完成不一致图斑核实5031处,同步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基本草原划定,全面掌握资源底数。

  选聘130余名专职护林员、草管员(其中党员占比10%),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日常管护42987公顷、草原禁牧12667公顷、草畜平衡119533公顷,党员护林员带头开展日常巡查,严厉打击毁林毁草、违法占地等行为。

  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党组织牵头开展清风行动、网盾行动等专项行动,排查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单位4家,开展疫源疫病巡查15次,在陈金路管护站建立临时救助站1处,完成野生动物救助32次,以党建力量守护林区生物多样性。

  提质自然保护地

  激活林区发展“新动能”

  以自然保护地建设为重点,强化基础设施与科研监测双提升,推动林区高质量发展。在勘界立标工作中,党员干部带头落实省上《甘肃金昌市芨芨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和区划的批复》要求,有序推进保护区立标工作;在科研监测领域,党组织牵头委托兰州大学实施为期3年的保护区资源监测和调查,目前标本采集和基础情况摸底已完成,正准备提交阶段性资料。

  利用“三北”项目资金,由党员骨干负责管护站基础设施升级,对大岸沟管护站、小山子管护站进行空气能供暖设施安装,架设10KV供电线路一套,维修围栏3.4公里、修整巡护道路沙障2.3公里,切实改善林区工作条件,为科研监测与日常管护提供坚实保障,让党建成为自然保护地提质增效的“坚强支撑”。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