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的青贮玉米田内,收割机轰鸣作业,切割好的青绿饲草源源不断输送至运输车辆,直奔村旁的饲草储存场,一派繁忙景象,秋收工作正有序推进。
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收割青贮玉米
据了解,古城村今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达1963.77公顷,其中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粮食播种面积1188.97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54公顷,主要为大葱、洋葱、辣椒等,采用散户种植与合作社统一经营的种植模式。
自8月初启动秋收以来,目前进展顺利:小麦、马铃薯已全部收割完毕;青贮玉米完成收割30.33公顷;洋葱完成收割280公顷,占总任务的24.7%。预计秋收工作将在10月底全部完成,农产品主要外销至周边地区,市场渠道稳定。
青贮玉米机械化作业场景
为保障玉米种植收益,合作社在种植规划阶段便提前布局,与甘肃农垦天牧乳业有限公司、甘肃瑞嘉牧业有限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秋收收割后将直接供应给两家企业。这一订单模式让青贮玉米有了稳定销路,也让合作社的种植生产更具计划性。
同时,村企联建项目成效显著。古城村与甘肃大艾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通过闲置资源入股等方式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建成的饲草储存场功能完善。村集体合作社与企业、农户签订订单协议,保障收购价格,还安排村民就近务工,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户增收,
从订单种植的“销路保障”到村企联建的“增收支撑”,再到秋收环节的“高效推进”,古城村通过多元举措打通农业生产“种、收、销”全链条,既算得好粮食增产的“产量账”,也算得清村民增收的“效益账”,成为乡村振兴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动注脚。(记者:邢雅斌 马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