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9-15 18:03:38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永昌:工业增速全省第一背后的三重跃迁

2025-09-15 18:03:38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今年上半年,永昌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三项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成为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的“黑马”。

  永昌究竟如何一步步铸就经济奔腾之势?让我们一起走进永昌一探究竟。

  创新驱动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关键一跃

  科技资源薄弱、创新动能不足,曾是制约永昌产业升级的瓶颈。

  如何破局?

  永昌县认准一个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永昌县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引擎,全力推动“科技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聚焦产业“卡脖子”:紧扣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链”命脉,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协同作战”。南开大学的精细化工技术、兰州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的发酵饲料技术,纷纷在永昌企业车间落地生根。

  真金白银强投入:在永昌,科技项目如雨点般落地,省级项目立项3项获资30万元,市级项目33项获491万元,县级项目拟立18项支持170万元。每一分资金都精准滴灌在产业急需的技术攻关上。

  搭建成长“阶梯”: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奔马复合肥、氨碱源等企业享受“一企一策”服务,创新主体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从技术突破到平台崛起,从人才荟萃到项目落地,永昌以创新为笔,推动产学研合作项目开花结果。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250万元、向上争取资金519万元,均超额完成,为产业升级注入澎湃动能。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在永昌清晰铺展。

  链式革命

  88个项目织就产业“生态网”

  传统产业“单打独斗”、链条短、附加值低,如何实现集群发展和价值跃升?

  永昌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版图,通过精准“延链、补链、强链、聚链”,打造共生共荣的产业生态圈。

  握紧图谱“导航仪”:永昌县以铜产业为突破口,实现历史性跨越——30万吨铜冶炼一期、40万吨智能铜电解一期相继投产,华林特钢铸造产业园加速推进,实现了从铜原料到高端铜产品的纵向延伸。

  项目集群“强筋骨”:目前,88个产业链项目如火如荼推进,总投资681.1亿元,已完成投资50.3亿元。其中9个重大项目已建成投运,30个正在加速推进。这不仅仅是数字,更是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精准补链“填空位”:精细化工——贝达生物4600吨高端农药原药生产线填补空白,心连心6万吨硫酸钾项目完善肥料体系;新能源——华电百万千瓦煤电与抽水蓄能电站同步开工,构建“风光火储”一体化格局;新材料——莫高5万吨聚乳酸项目,直击“白色污染”痛点。

  循环耦合“生效益”:在河西堡工业园,能化投的低阶煤制氢项目产出的氢气,供给心连心硫酸钾、新金化硝基复合肥生产;铜冶炼的余热用于新材料加工;化工副产物成为降解材料原料……产业内部的“生态循环”已然成型。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发展,从企业孤军到集群作战,永昌用延链的深度、补链的精度、聚链的厚度,诠释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阶密码。上半年,六大主导产业产值74.36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00.1%!其中,精细化大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四大核心产业链前5月产值68.5亿元,增速高达118.1%。精细化大化工突破28亿元,有色金属新材料逼近40亿元大关。产业森林枝繁叶茂,聚链成群释放出强大的“乘数效应”。

  服务进化

  2418名“工业管家”的效能革命

  项目落地难、企业发展堵点痛点多、营商环境如何真正成为核心竞争力?

  永昌推动一场深刻的理念变革:从“重招商”转向“重服务”,从“管理者”化身“服务生”。干部躬身入局,做企业的“贴心管家”。

  “育苗强基”精准滴灌:建立“规下转规上”等五大培育库,70户潜力企业获得量身定制帮扶。兴泰化工、德源农业成功跻身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列,隆博气体、镍都水泥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永昌铜业入规后,半年贡献产值高达39.4亿元。

  “战略合伙人”解难题:政府主动作为,化身“战略合伙人”。帮联凯生物等企业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80万元,为8户企业协调特色产业贷款6000万元。要素保障专班奔波一线,为永昌铜业解决蒸汽压力不足问题,替贝达生物协调用电扩容,帮郴金磊鑫打通物流堵点。干部手机成了企业“急救热线”,“有事找包联人”成为共识。

  “店小二”跑腿提效率:2418名干部包联3126家企业。翻开工作日志:1867次走访足迹,150个问题清单中149个已闭环解决。在河西堡工业园,代办专员半年完成50项手续办理,备案周期压缩50%,办结率100%,跑出“永昌速度”。

  刀刃向内“优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26个“一件事”办理环节砍半,279项许可实施“承诺+容缺”,水气热报装压缩至2个工作日。“镍都企业家服务卡”为175位企业家开通就医就学绿色通道。“信易贷”平台发放贷款9.8亿元,“雷霆清欠”兑付欠款2872万元。

  从项目签约时的“热忱相迎”到建设中的“全程相伴”,从“管理者”到“服务生”的角色蜕变,永昌干部“脚底沾泥”换来企业“轻装快跑”。企业真切感受到:永昌确实是让企业能够安心扎根、茁壮成长的沃土。2024年,永昌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跃升14位,市场准入便利度评价夺得全省第一。

  从实验室的技术突破到生产线的规模量产,从企业的单点开花到产业的聚链成群,从政府的管理思维到全方位的服务赋能——这“三重跃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共同构成了永昌工业经济强势崛起的核心动力。

  在永昌县工业园区河西堡工业园,塔吊林立、车辆穿梭、机器轰鸣、智能生产线有序运转;在永昌县城,钟鼓楼巍然屹立,蓝天白云下远山青黛,集市烟火依旧升腾……

  永昌,正以科技为笔、以产业链为墨、以服务为砚,在西部大地上奋力书写着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现代产业高地精彩蝶变的新篇章。永昌的实践清晰地昭示:找准路径,精准发力,苦干实干,县域经济同样能迸发出引领发展的“黑马”力量。(张珊)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