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我这充电桩充不上电,能帮忙看看吗?”9月11日,在平凉服务区充电站,车主王先生的求助话挂断20分钟后,身着蓝色工装的运维人员便携带工具赶来,精准、快速地排除掉故障。
作为负责12个充电站、67台充电桩运维的“管家”,该公司深知运维服务连着群众出行便利,容不得半点“猫腻”。为此,他们从源头立规矩,推出“运维三承诺”:抢修响应不超时,接到故障通知后市区40分钟、郊区1小时内必达;故障处理不推诿,不找借口拖延维修;服务过程不谋私,绝不向群众“吃拿卡要”,让运维人员的每一次服务都有准则、有底线。
据了解,该公司还量身定制《充电桩运维操作规范》,用“硬制度”防“软风险”。备件领用要“双人核对”,避免虚报冒领;故障维修要“现场拍照留证”,确保维修真实可追溯;服务结束后,必须由客户签字评价,让群众成为监督的“裁判员”。不仅如此,“线上+线下”双重监督同步发力,线上随机抽查运维日志,核对维修时间、备件使用是否属实;线下不定期突击检查充电站,查看运维人员是否按规范操作,让每一次抢修、每一次维护都晒在“阳光”下。
“以前总觉得运维工作没人盯,现在有了规范和监督,干活更有方向,心里也更踏实。”从事充电桩运维3年的吴师傅坦言道。下阶段,该公司将开展运维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拓宽客户反馈渠道,让规范从业成为运维服务的“标配”,用更规范、更贴心的服务,守护好群众出行的“充电民生线”。(马丽娟 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