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西大滩镇马场村立足实际,深挖山旱地发展潜力,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秋日午后,走进天祝县西大滩镇马场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成片的党参、当归、黄芪等中药材葱郁挺拔,长势喜人。种植大户韩瑞心正和同村的数十名村民一起在中药材地里除草,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韩瑞心今年种植了650亩中药材,得益于中药材稳定的市场价格,他相信今年的收入一定会不错。
天祝县西大滩镇马场村种植户 韩瑞心:我今年总共种了650亩中药材,其中黄芪250亩、党参250亩、当归150亩,从种植到挖完药,一亩地需要十个人工,每天平均工资150元,共计带动农户60户。目前,中药材长势良好,到国庆节前后挖药,我提前联系了岷县的一家药厂收购,价格按照到时候的市场价格收购。
据了解,西大滩镇马场村海拔2632~4074米,年平均气温2.7℃,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中药材种植的天然膏壤。马场村抢抓特色产业发展机遇,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户种植中药材。今年,马场村共种植黄芪、党参、当归等中药材3582亩,中药材产业已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天祝县西大滩镇马场村党支部书记 李成珍:我们马场村有12000多亩耕地,以前主要种植大豆、小麦、青豆、土豆等,尤其以种植土豆为主。从去年开始土豆价格一直不好,从今年开始我们就改变思路,招商引资种植中药材。我们村总共种植中药材3582亩,主要种植当归、党参、黄芪,我们以前种小麦,一亩地产值500斤,抛开各种成本,一亩地收入只有300元,而且非常辛苦。现在中药材市场价格高,老百姓收入也更高了。(郑金花 王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