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致富菇”壮大集体经济-新华网
首页> 正文

康乐县:“致富菇”壮大集体经济

2025-08-20 09:45:07
来源:甘肃日报

  原标题:康乐 “致富菇”壮大集体经济

  近日,康乐县鸣鹿乡鸣关村香菇种植采摘基地里,一簇簇饱满厚实的香菇从菌棒中探出“脑袋”,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个由村里五户种植户共同承包经营的基地,不仅让香菇成为村集体经济的“新引擎”,更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收。

  以前的鸣关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民多以传统种植为主,增收渠道较窄。为破解这一难题,鸣鹿乡党委积极调研市场,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决定发展香菇种植产业。

  近年来,鸣鹿乡把发展特色产业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抓手,精心培育竹子沟景区周边和丰直路沿线富民产业带。

  鸣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丁伟东说:“今年,我们在鸣关村以村集体经济的方式,全力打造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香菇种植采摘基地。目前基地与河南销售商达成订单协议,直接带动当地5户群众参与种植,吸纳30人在家门口就业,满负荷运行后,基地有望年产香菇500多吨,年产值400万元左右。”

  “我们整合土地资源,由5户有种植经验、有闯劲的村民牵头,以‘共同承包、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模式,成立了鸣关村香菇种植采摘基地。”鸣关村副主任陆亚丽说,基地一期建成32座标准化大棚,引入了优质香菇菌种,采用科学种植技术,从菌棒培育到采摘销售形成了完整链条。基地运营半年来,已收获香菇2批,亩产6000公斤,产品凭借鲜嫩口感远销河南等地。

  作为参与香菇种植的农户之一,后小刚今年承包了七个大棚。他说:“一个棚能装8000多个菌棒,一年收益3万元。”

  令村民们欣喜的是,基地优先吸纳本村劳动力务工,让大家实现“家门口就业”。

  “这里工资不错,离家近,照顾孙子也很方便。”务工村民陶建芳说。

  鸣鹿乡立足实际和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香菇种植“短、平、快”的特点,按照“一村一特色”的原则,聚焦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不仅带动了村民就近就地务工,更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虎 通讯员 马一凡)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