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开幕。大会旨在深化文旅融合,推介通渭特色资源,擦亮“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陇上神泉”康养品牌。
通渭县正积极推动温泉旅游开发项目,提升资源利用效益,助力全域旅游和康养大健康产业发展。通渭温泉的泉水汲取自地下约200米深处无污染岩层,属深层天然温泉。经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测定,其热储温度达113℃,自流至地表水温仍保持53.9℃,日出水量超6000吨。泉水富含32种元素和化合物,是国内少见的复合型富质高热矿泉,具独特理疗价值。
依托温泉资源优势,通渭县建成甘肃省首个县级中医温泉水疗中心,创新“传统中医+现代水疗”模式,每年吸引超过20万人次前来体验康养。目前,通渭正全力打造西北领先的温泉康养基地,科学整合温泉、旅游、文化及医疗资源,推动温泉旅游与医养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持续提升“享陇上神泉”品牌影响力。
书画艺术是通渭的另一张亮丽名片。“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俗语,道出了当地深厚的书画传统。通渭县着力构建集创作交流、展览拍卖、鉴定评估、装裱交易、教育培训为一体的完整书画产业体系,使其成为全国书画创作交流的重要枢纽。
作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通渭的书画文化早已融入百姓生活的血脉。目前,全县有书画创作者1.2万人,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69人,城乡画廊800余家,民间收藏总量逾280万件。
据悉,本次大会期间将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大采风作品展、中庸艺术馆与麦岛艺术馆收藏展、乡贤文化艺术展、通渭籍国家级会员及农民艺术家作品展等系列展览。同时,开展中医温泉康养体验活动,展销金银花、黄芪、小杂粮、宽粉、山楂等特色农副产品及非遗、文创、文房用品。活动还将组织媒体和网络达人围绕“品通渭书画、享陇上神泉、访红色圣地、游耕读人家”四大名片进行采风推介,并举行通渭小曲戏及“影子腔”等非遗项目展演。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