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区网格长上门帮老人认证养老金,到小区里新安装的电动车充电桩;从楼院小区增设的健身器材,到“15分钟便民服务圈”的便捷高效,近年来,肃州区金泉路社区以“零距离”服务为抓手,聚焦群众身边的“微需求”,办好一件件“微实事”,让民生温度直抵人心,用点滴关怀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感。
服务下沉,让便利“触手可及”
“以前办社保转移要跑几个部门,现在社区服务站就能一站式搞定,前后不到10分钟。”在金泉路社区,刚办完业务的居民刘女士拿着回执单,对“家门口的便民服务”赞不绝口。近年来,社区打破便民服务“高墙”,推动社保、医保、临时救助等高频事项向网格下沉,通过“一窗受理”“全程代办”等模式,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让“办事不难”成为生活常态,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的温暖”。
精准对接,让需求“有呼必应”
“我是怡和家园小区的居民,因下面一楼门店装修,电线挖断,我们整栋楼的用电不稳定,这家里电器受损怎么办?能不能赶紧修修?”午夜12点多社区值班电话接到了居民的紧急诉求。社区网格长火速赶往现场联系物业及供电公司紧急处理居民用电问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整栋楼已正常供电,居民群里满是“点赞”。这些“微实事”看似不起眼,却精准对接了群众的日常期盼——就像给老旧单元楼装一盏声控灯,照亮的不仅是楼道,更是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
共治共享,让温暖“双向奔赴”
“我每天都能按时吃上热乎饭,志愿者还会陪我聊聊天,即便孩子不在跟前,我也不会孤独。”社区82岁的张奶奶热情地说。像这样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社区还有好几个,社区组织网格长及志愿者每天轮流当“服务员”,既解决了老人吃饭难,又让邻里情在烟火气中升温。这“零距离”服务的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携手参与。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儿童托管服务,居民志愿者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解,这些忙碌的身影,已成为社区里流动的“温暖风景线”。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让“微实事”有了更持久的生命力。
下一步,金泉路社区将继续把“零距离”服务做深做实,在现有便民服务基础上持续细化服务颗粒度,紧盯群众新的“微需求”,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让每一件“微实事”都办在群众心坎上,让这份双向奔赴的温暖不断延续、愈发浓厚。(丁海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