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临洮:织密家门口的养老服务网
“小设施给我们带来了大方便!”近日,家住临洮县洮阳镇阳光社区70多岁的潘秀英,谈起家中最近的变化,脸上满是笑容。
得益于政府以旧换新适老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潘秀英家中安装了智能马桶、洗澡椅等设施。“以前洗澡我得拿个凳子坐在那儿,现在有了洗澡椅,方便不少。马桶边上安装了扶手,扶一下省力很多。”潘秀英一一介绍着生活的小变化。
“小设施”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大方便”,潘秀英对此非常满意:“这次改造有30%补贴,为我们省了不少钱,真要谢谢政府。”
近年来,临洮县从老年人实际需求出发,找准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难点、堵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居家社区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向“有质量”迈进。
81岁的何建林家住洮阳镇南槐巷社区,因年龄渐长,长年遭受听力下降的困扰,一直想配个助听器,但由于费用太高一直没有购买。今年3月,他通过宣传了解到适老化改造政策后,立即通过“甘快办”APP平台提交申请,成功购置了一款高性能助听器。
根据政策,何建林购买助听器可以享受30%补贴,“戴上新设备,连窗外鸟叫声都听得很清楚。”何建林感慨不已。
去年以来,临洮县掀起了一股老年人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热潮,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852户补助416.2万元。一个个量身定制的改造项目,正改变着居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午的艳阳透过窗户照在干净整洁的餐桌上,临洮文庙社区里的老年食堂暖意融融。
89岁的任天明正在老年食堂吃午饭。由于子女在外地工作,任天明常年独居,一日三餐成了难题。文庙社区老年食堂运营后,这里就成了他的“定点食堂”,每次只需花9元,就能享受三菜一汤,不仅能吃饱,更能吃好。
“从这个餐厅开业至今我就一直在这里吃饭,这里环境舒适干净又卫生,就像家一样温暖,饭菜很合口味,我天天都来吃。”任天明开心地说。
不仅如此,社区老年食堂还开展了送餐服务,为周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餐上门,用一餐热饭的温暖,让老年人更有幸福感。
临洮县围绕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目标,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公益导向为原则,全面推进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老年助餐点17家,覆盖了50%以上的社区,对60岁以上老人用餐,每餐享受2元补贴,让老年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家住椒山社区的王惠芬由于患有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等疾病住进医院。子女平时在外地上班,王惠芬的养老问题成为全家人的一块心病,她出院后,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住进了洮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
在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经过两个多月的专业治疗和康复训练,王惠芬的身体越来越硬朗,精气神也足了。
洮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于2022年11月建成投入使用,设有老年食堂、文化娱乐室、日间照料中心、心理咨询室等功能室。
该养老服务中心依托临洮铭德中医医院共同体资源,由临洮铭德中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洮县中医院医疗团队构建三级医养体系,提供健康管理监测、诊疗等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
“近年来,我们着力发展养老服务综合体,将养老、医疗、餐饮、娱乐等多类功能设施,整合为一个‘一体化资源统筹、一站式综合服务、一门式服务窗口、一网式信息管理’的智慧康养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居家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全方位养老服务。”临洮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全县累计建成并运营3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可提供养老床位126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白海燕 录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