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黄河母亲杯”:母亲河臂弯里,藏着历史悠久的中国足球文化-新华网
首页> 正文

2025“黄河母亲杯”:母亲河臂弯里,藏着历史悠久的中国足球文化

2025-08-01 15:41:23
来源:新华网

  黄河奔流,足球心跳从未停!2025年“黄河母亲杯”沿黄河九省(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的战鼓即将擂响,新一代的绿茵梦想将在母亲河的臂弯中启航。

  如果要为中国足球溯源,导航的终点可能是黄河。这里拥有最顶配的“出厂设置”,山东淄博手握FIFA官方认证的起源地身份,霍去病、汉武帝、宋徽宗等历史顶级流量,都曾是这项运动的死忠粉。而陕西球迷的“狼啸”、河南球迷的“怼他”、山西球迷的谐音梗,更是把主场氛围玩到了极致。可以说,中国足球最深的根、最野的性和最滚烫的血,都藏在这条大河的波涛里。

  传说中的“初代足球”,硬核登场!

(图片由AI生成)

  西汉刘向在《别录》中提到:“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时。记黄帝,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令军事无事,得使蹴鞠。”原来蹴鞠最初的传说,就是一件训练士兵、选拔人才的军训“神器”。这波操作,六不六?

  山东淄博:FIFA认证的足球“祖庭”

临淄足球博物馆。(淄博市人民政府网)

  《战国策·齐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早在战国时期,当时的齐国首都临淄,也就是今天的淄博市,就已经把蹴鞠玩成了全民运动。那时的蹴鞠不仅有定制的皮球,有明确的规则和球门,甚至已有专业裁判。

  据媒体报道,国际足联(FIFA)2004年曾宣布,临淄是足球起源地。海内外第一家全面展示足球起源和发展风貌的专题特色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也在这里落成。所以,下次有外国朋友聊起足球,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他,“Welcome to Zibo,the home town of football(欢迎来到足球之乡淄博)”。

  荒漠球王霍去病,士气Buff拉满

(图片由AI生成)

  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秦汉时期,长安城里,足球盛行。

  从长安城出发,一路西征“张国臂掖”“军功武威”的西汉战神霍去病,年纪轻轻就官拜骠骑将军。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少年将军还是足球高手。相传,一次军中粮草告急,士气低落。霍去病使出了一招“穿域蹋鞠”,也就是在营地里划出场地,组织将士们踢球。正是这股在绝境中依然不服输的狠劲儿,让霍去病既在战场称霸,又在球场称王。

  刘太公的“快乐城”与唐僖宗的冠军梦

  汉高祖刘邦为解老爹刘太公的思乡之苦,竟在长安“复刻”老家沛县,建起新丰城。太公得以重拾斗鸡蹴鞠之乐,瞬间成为长安“快乐顶流”。汉武帝刘彻更是超级球迷。史书记载,他在宫中经常举行以斗鸡、蹴鞠比赛为内容的“鸡鞠之会”,刘彻自己也常常亲自下场,玩得不亦乐乎。

(图片由AI生成)

  大唐盛世,蹴鞠风靡长安。连武则天都曾挑选宫女组队,更有民间高手凌空一脚惊呆路人(《剧谈录》)。不过要分清,蹴鞠是“古代足球”,唐代贵族还痴迷过骑马的“击鞠”(马球)。

  最痴迷的可能是唐僖宗,他自诩“应募球头”(核心球员),放言若办“大唐世界杯”,必带队夺冠。

  宋朝皇帝:足球场上的“跨界天花板”!

  元代著名画家钱选临摹的《宋太祖蹴鞠图》(原画为北宋画师苏汉臣所绘)。(中国文化报)

  在黄河下游的河南开封,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可是个足球(蹴鞠)狂!《宋太祖蹴鞠图》里,他正和弟弟赵光义,大臣赵普、石守信等踢球,君臣同乐,场面欢乐——史实证明,宋朝皇帝早就是“职场足球赛”鼻祖。

  宋徽宗赵佶堪称足球“狂热粉”。他不仅自己踢得花哨,还爱蹲点看球。

  小说《水浒传》里,黄河沿岸,足球风靡。高太尉的人生就是一脚球改变的。他凭借一招出神入化的花式颠球绝技,在宋徽宗的“皇家派对”上一战成名,从此平步青云。虽然类似“球技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在正史中并无记载,但在文学世界里,这无疑是跨界的天花板了。 

 黄河球迷图鉴:硬核、魔性、不服输

(图片由AI生成)

  陕西“生噌冷倔”:生(热情似火)、噌(直来直去)、冷(冷静执着)、倔(宁折不弯)。八面直径一米的巨鼓阵列球场,鼓点“咚咚杀!咚咚杀!”如惊雷炸裂,配合万人“狼啸”,堪称物理+精神双重攻击。

(图片由AI生成)

  河南万能“怼”:进攻?“怼他!”防守?“怼住!”一个“怼”字,道尽河南球迷的彪悍与激情!全场互动更是魔性,当现场喊出“河南队”,球迷便会用掀翻顶棚的声浪回应——“中”!

(图片由AI生成)

  山西梗王在线:山西球迷们把幽默精神玩到了极致。球队不进球,他们就在看台上喊“进个球吧,醋醋了”,用山西老陈醋的谐音梗来表达急切的心情。  

  母亲河畔,永不落幕的足球狂欢

  在2024“黄河母亲杯”沿黄河九省(区)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上,青海曲麻莱克瑞斯代表队站上U11组别冠军领奖台。(新华网)

  青海曲麻莱的海拔有4500米,氧气稀薄。但曲麻莱的孩子,愣是把足球踢成“生命之光”。一支U11少年军,横跨雪山草原,在2024“黄河母亲杯”赛场连克强敌,捧起冠军奖杯。高原雏鹰,用热爱刺破苍穹!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上一场友谊赛的开始。(图片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微信公众号)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的锡尼河草原,简易木桩插地就是球门,骏马牛羊是忠实观众。牧民们身着节日盛装策马而来,“锡尼河杯”一踢就是36届,加油声浪滚过草海,快乐纯粹得像蓝天白云,这是属于牧民的“世界杯”。

  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效果图。(济南日报)

  在山东济南,一座专业足球新地标即将拔地而起。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的设计灵感源自“九曲黄河”,建筑曲线如大河奔涌。坐在看台呐喊,仿佛能听到黄河的咆哮与之共鸣。这波文化底蕴,直接拉满!

  所以朋友,别再问中国足球有没有底蕴。去黄河边听一听:那里有霍去病的足下豪情,有“圣朱雀”震天的鼓声;去黄河边看一看:那里有高原上最清澈的眼神,有草原上最自由的奔跑。在这片土地上,足球从来不只是一项运动,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扎根在泥土里的生命力,是我们奔流在血液里的文化自信。

  整理:王小华 李登博 齐开颜 李硕 王梓涵

  素材来源:新华网、中国文化报、西部网、内蒙古体育局微信公众号、济南日报、淄博市人民政府网及网络。

【纠错】 责任编辑:苏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