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链条协同汇聚合力 政策东风助产业升级
兰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迈向新高度
在兰州高新区的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皓天科技、积石药业、中农威特等生物医药企业的实验室内一派繁忙景象,试验设备连轴运转,科研人员记录实时数据,在各自的领域攻坚突破。作为集聚了2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产业高地,兰州高新区近日再迎政策东风——甘肃省科技厅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兰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链协同攻关成果推广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如同给蓬勃生长的产业肌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既精准破解企业在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市场拓展等环节的堵点,又为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推动园区创新活力持续释放。
厚积薄发:
产业根基里的“硬核实力”
走进位于兰州高新区定连园区的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记者便感受到浓厚的科研氛围。科研人员手里晃动着烧瓶,观察着正在发生的化学反应,实验设备运转如常,进行分离、浓缩等操作,几位科研人员坐在电脑前记录、分析试验中的各项数据。这里研发的骨化醇系列产品已成为公司代表性产品,为我省原料药、仿制药行业起到“补短板”的作用,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经过多年培育,兰州高新区已构建起涵盖现代中医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生物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全产业链产值稳定在240亿元左右。在全国206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中,这里连续两年跻身50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创新产业集群更是入选全国46强,成为科技部、工信部眼中的潜力股。
在细分领域,园区企业表现亮眼:中农威特、中牧股份的动物疫苗研发水平国内领先,口蹄疫疫苗占据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人用轮状病毒疫苗、A+C群脑膜炎疫苗等为全国独家品种;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产品、西脉医疗的医用记忆合金内固定器械市场占有率均超70%,A型肉毒毒素更是占据全国75%以上市场份额……这些亮眼数据,构成了产业升级的坚实基本盘。
精准滴灌:
政策红利覆盖全链“生长周期”
“以前搞研发像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政策给我们画好了路线图。”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学荣拿着刚印发的《方案》介绍道。这份政策礼包直击企业痛点,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落地,构建起全链条支持体系。
记者了解到,该《方案》聚焦企业在技术研发、要素供给、市场准入等关键环节的需求,构建起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持体系。重点支持基因与细胞治疗、AI+制药、新型疫苗研发、经典名方二次开发、肿瘤精准诊断设备等前沿领域,通过联动机制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
根据《方案》规划,到2027年底,兰州高新区将实现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300亿元以上,研发创新药2至3个、医疗器械新产品3至5个,培育年销售额超5亿元的重磅品种2至3个,推动兰州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入驻企业超10家。这一系列目标的提出,为产业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乘势而上:
企业方阵里的“冲刺姿态”
政策春风吹活了产业沃土,企业纷纷按下“加速键”。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学荣表示,公司正在研发的口蹄疫变异毒株疫苗等均被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将联合高校院所攻关新型疫苗研发,力争获得6-8个新兽药注册证书,为甘肃千亿级生物制药产业贡献力量。
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的羊胎盘冻干粉供应商,兰州名德药业正借助政策东风推进藏系绵羊动物源胶原蛋白研究项目。公司综合办主任冯治聪坦言,“全链条政策支持让我们更有信心布局高端医疗器械领域,未来产品将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医疗健康领域。”
从皓天科技成为12家全球50强药企的供应商,到积石药业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进入中试阶段;从中农威特新建生产线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验收,到一批创新药械在临床试验中崭露头角……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在各自赛道上的全力冲刺,正汇聚成产业升级的澎湃动能。
站在新起点上,兰州高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已不仅是“甘肃名片”,更成为西北生物医药创新的策源地。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高新区将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陶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