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高原上 竞逐青草旁-新华网
首页> 正文

追风高原上 竞逐青草旁

2025-07-29 08:28:2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7月28日电(记者崔翰超、贺晋)阳光浸染青青草原。在两天你追我赶的竞逐中,队长梁世重和队员朱培超骑着爱车在高原夺冠,连着两个赛段登顶了草原上的颁奖台。

  “这次比赛再度让我们在高原挑战自己的极限,也体验到了当地风景的壮阔和群众的热情。”梁世重说。

  梁世重和朱培超来自中国快客山地车队,他们是多年的骑友。这次二人作为队友参加2025(第八届)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则岔-尕海国际重要湿地赛。

  本届自行车赛于26日至27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举行,共吸引了709名运动员参赛。比赛设有公路组、Gravel组(砾石路地组)、山地EPIC(史诗)组、山地个人组、低碳达人组等九个组别,为不同类型的骑行爱好者提供了竞技与挑战的平台。

  图为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贺晋 摄

  作为山地男子EPIC组的冠军,这对搭档和其他山地组选手一同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原、峡谷、碎石牧道等混合地形中比赛,在高原与骏马竞逐。而公路组选手则骑行于“高原明珠”尕海湖湖畔,在湿地共飞鸟同行。

  高海拔的缺氧环境是摆在所有运动员面前的“大山”。翻越这座“大山”是挑战,但也是许多人的乐趣所在。

  梁世重来自甘肃,黄土高原长大的他对高海拔赛事本就情有独钟,享受在山地赛颠簸的路段中征服赛道的快感。朱培超则来自贵州,他忘不了第一次来此参加比赛时差点失温的经历,也难以忘怀碧空如洗下的高原美景和风土人情。

  “来高原比赛,必须提前一周到两周进行适应性训练,否则难以发挥出自身水平。”朱培超说。

  竞速的比赛中也有策略的较量。梁世重告诉记者,高海拔赛事的缺氧环境决定了比赛中体力配置尤为重要,“一路狂飙”只会带来高原反应,要预留一部分体力准备最后冲刺“拼刺刀”。

  这对冠军搭档与自行车运动结缘于学生时代,每年平均要参加30场到40场比赛的他们早已是赛场“老将”,也都经营着自己的自行车店铺。在他们眼里,这项“追风”运动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

  “现在各行各业都有骑行爱好者,骑友的数量一天比一天多,哪里都能见到骑友,这也说明现在大家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梁世重说。

  甘南州委副书记吕哲军说,甘南藏地传奇自行车赛自2015年举办首届赛事以来,已从区域性体育赛事逐步升级为高原自行车标杆赛事。如今,体育赛事可以搭建范围更大、程度更高的文旅融合新平台,催生体育与文化、旅游、商贸等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激发体育消费新潜力。

  比赛中,一骑绝尘的快感让朱培超沉醉,他享受那种“看不到尾灯”式的领先。而不论名次如何,在高原上“追风”的骑手们都想超越当下最好的自己,也希望能载着这项运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