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南坝乡黄芪种植基地,一垄垄黄芪植株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这片田野里的“金娃娃”,正借着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舒展枝叶、焕发光彩。
为守护好这份丰收的希望,南坝乡靶向发力,打出一套田间管理“组合拳”,从精准水肥调控再到病虫害防治,以精细化管护为黄芪生长全程护航。蓬勃生长的黄芪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在田野间铺展成一幅乡村产业振兴的“绿色画卷”。
眼下正值黄芪田间管理的黄金期,除草、松土、施肥等管护工作一环都不能少。施肥时更得拿捏好分寸,避免出现“烧根”问题。唯有通过这般精细照料,才能让种苗长势更旺,块茎长得更饱满,最终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
阳光漫过黄芪地的田埂,药农们踩着露水进了地。铲子头攥在手里,先顺着垄沟蹲下身薅草,指尖掐住草茎往起一带,将土坷垃里的须根扯得干干净净。有人蹲在苗丛里,手指拨开根部的浮土,瞅瞅块茎的长势,又翻着叶片看看有没有虫迹,指缝里嵌着的泥痕蹭在裤腿上也不在意。风掠过叶尖沙沙响,混着锄头碰击土块的轻响,倒像是给这满地的希望打着节拍。
种植户盛晓艳:今年我在南坝乡祁庄村种了九百多亩黄芪。选择在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种过麦子的地比较合适,第二是土壤具有沙性,同时镇政府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支持。产量一亩最多达到2000斤左右,平均在1600到1800斤左右。
小小中药材,既是疗愈病痛的“济世良方”,更是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密钥”。南坝乡锚定黄芪种植产业不放松,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向强向精向优迈进——稳步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以产业提质增效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产业根基。(记者:王昱棋 宋一平 张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