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7月26日电 题:这片高原,生长着小仓鼠爱吃的“猫尾巴”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刘克英
夏日草如茵,微风吹过,遍野芬芳。一种抽穗时如毛茸茸猫尾巴的青草“猫尾草”,正成为仓鼠、龙猫、荷兰猪等小宠物的走俏饲料。
猫尾草也叫提摩西草,自20世纪40年代从海外引进至国内,具有纤维素含量高、适口性好、易于吸收等优点,是赛马的优质饲料。近年来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猫尾草的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
这是7月15日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拍摄的梯田中生长的猫尾草等作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克英 摄
走进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立珠草业家庭农场,负责人林文鹏正忙着烘干新收获的猫尾草。这名“90后”当过“工头”,也“北漂”过,如今是回归乡村的“新农人”。
“我家种植猫尾草20多年了。2017年以来,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规模从10亩逐步扩大到了500亩。去年毛收入达到100万元。今年开始做跨境电商,已向马来西亚发货140千克。”林文鹏说。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边缘,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适宜猫尾草生长。“岷县盛产当归、党参等中药材,猫尾草与中药材倒茬轮作,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如今,岷县猫尾草的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岷县畜牧中心主任包卫平说。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刚收割的猫尾草。新华社记者 刘克英 摄
大约只有芝麻五分之一大小的猫尾草籽,一年播撒能连收6年至8年,每年最多能收两茬。最繁忙的是收获季节,鲜草需尽快晒干、烘干。为解决猫尾草加工旺季用电难的问题,国网岷县供电公司还在林文鹏所在的立珠村新建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让用户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能。
“烘干的猫尾草价格最好,6斤鲜草能烘出1斤干草,品质最好的每斤包邮能卖到20多元。”“00后”种植户王亚军打开网店账号,最畅销的单品已是“万人好评”。
除了发售草料,大山里的年轻人还做起了品类丰富的宠物生意。
7月17日,工作人员打包猫尾草快递。新华社记者 刘克英 摄
岷县立源尚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姑霞是“90后”返乡大学生。从尝试用网络销售滞销的猫尾草,到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她用了8年。“近3年来,我们已开发磨牙系列、浴沙系列等七八十种产品,下一步准备继续拓展品类,针对不同宠物做专门产品。”
猫尾草的新机遇,也辐射到周边县区,有力带动群众致富。
定西市漳县辉丰草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晓勇流转了2000亩土地种植猫尾草,最多时用工达20多人。“线上销售小包装,主攻小宠物市场;线下靠大客户,主要做赛马的饲料,还可销售给周围的牛羊养殖户。销售情况总体挺好,几乎没有压货。”
7月17日,定西市漳县辉丰草业有限公司的工人向烘干车间运送猫尾草。新华社记者 刘克英 摄
在该公司务工的王焕萍说,今年家中种植的猫尾草共卖了2万多元。她忙完自家农活后,来到公司烘干草料,一天务工收入有一两百元。“在家门口打工,能顾得上孩子,还能增加一些收入。”
放眼远望,猫尾草迎风摆动,如同一片绿色海洋,荡漾出乡野的希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