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酒泉市肃州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战略,全力构建“人才引领、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三位一体发展模式。通过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打造产学研融合平台、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体系,累计培育种业方面人才过万,推动全区制种产业年产值突破31亿元,成功探索出种业与人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政策引凤 构筑人才集聚“芯”高地
“人才公寓和各类补贴政策,让我安心扎根戈壁搞科研。”甘农大硕士张旭辉的经历,折射出肃州区“人才强区”战略的磁吸效应。近年来,肃州区以激发人才活力为导向,逐步构建“引进-培育-服务”全周期保障体系,2022年以来通过人才引进、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等各类渠道补充种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农艺与种业等专业人才40余人,为种业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针对重点产业企业引才留才难题,建立肃州籍毕业生跟踪机制,定期定向向应届毕业生推送政策岗位信息200余条,并精心组织举办“才聚肃州西北行·西部行”、春风行动等活动20余场次,企业人才需求与本土人才供给进一步匹配,人才集聚效应日益凸显。
产研融合,锻造种业创新“芯”引擎
走进甘肃省祁连山生态区域植物种质资源库,3.5万余份种子材料在智能控温系统中孕育着农业未来。近年来,肃州区以“院地共建+校企协同”模式,建成敦煌种业研究院、奥凯种机研发中心等“三院五中心”创新矩阵,通过与12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成28个种子实验室,柔性引进28名高层次育种专家,构建起覆盖玉米、蔬菜、花卉等多领域的研发体系。为进一步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大力实施“揭榜挂帅”“人才+项目”等项目攻关机制,培育出“敦煌飞天”“希望瑞丰”“蓝翔园艺”等众多知名种子品种,“敦玉735号”“敦玉810”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市场潜力的良种接连研发上市。
多元育才,厚植产业振兴“芯”沃土
“通过系统培训,我找到了关于如何控制蔬菜种植的密度、调整植株的生长方向和高度,以及如何加强田间病害监测和合理用药的答案,亩均收入大幅度增加。”制种大户韩万斌的蜕变,正是肃州区“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注脚。近年来,肃州区高度重视种业基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种子繁育基地,开设智慧农业、农机操作、经营管理、无人机等各类课程,通过“理论教学+田间实训+技能认证”全链条培育模式,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人,认证专业技术人才1200人,熟练掌握制种技术2万余人。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组建50余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专家问诊日”制度,通过定期看田地、访农户,做好生产全过程的指导、提醒,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把“服务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