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7-23 17:31:50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共富工坊”让农民变身“上班族”

2025-07-23 17:31:50     来源: 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分享到:

  在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村民们有了新身份——“半农半工”。村里打造的“共富工坊”让务农和务工完美结合,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共富工坊”

  7月17日清晨,村民高泽翠像往常一样,先到地里干完农活,然后准时到村里的“共富工坊”上班。在缝纫机前,她动作娴熟地加工着吨包袋。“现在既能照顾庄稼,又能在家门口赚钱,两不耽误。”高泽翠说,“这里活轻松、离家近,不用风吹日晒,最适合我们这些要顾家的庄稼人。”

  这个改变源于天生炕村创新的“村企联建”模式。为破解农村产业发展难题,天生炕村立足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强县域战略部署,村党委创新采用“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成立了金昌天炕之品包装有限公司,打造“共富工坊”项目。“我们采取‘来料加工、供需对接’的运营模式,主要承接金川集团和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吨包袋加工业务。”天生炕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毛怀清介绍,“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又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还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村民们制作吨包袋中

  在共富工坊宽敞的厂房里,工人们忙碌作业,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一个个结实耐用的吨包袋从他们手中下线,成为产业发展的一份子,也成为他们钱包的“金色支点”。46岁的杨雪玲告诉记者,她每天可以缝制三四十个袋子,如果每月全勤的话,可以拿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

  据了解,工坊自2024年下半年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吨包袋6万余条,产值达到200多万元,使2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每名工人年均增加务工收入4万余元。同时,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万余元。除了按件计酬的工资收入,村上还推出“庭院经济入股”模式,200户特殊群体每年可获得200元分红。

  成品吨包袋装车

  更令人振奋的是,缝纫机的韵律即将奏响区域协奏曲。“我们正在打造‘1+N’的产业发展模式。”毛怀清介绍,计划以天生炕村共富工坊为核心,在周边村新建多个加工点,届时,项目可达到每年30万条的产能,产值突破千万元,真正实现农民增收、集体增富的目的。(记者:刘欢欢 于钦馨 李毓君)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