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2025 07-23 17:32:02 来源: 央广网

甘肃张掖甘州区:打通发展“脉络” 蹚出集体经济“倍增路”

2025-07-23 17:32:02     来源: 央广网
字体:
分享到:

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整齐排列,平坦整洁的水泥村道阡陌交通;生机盎然的景观林带,沿着黑河一路蜿蜒;高标准日光温室依地势铺陈开来、绵延不绝,红艳艳的西红柿挂满枝头……这一幕幕以农区党建为笔、乡村振兴为卷轴的和美乡村新场景,正在甘肃张掖甘州大地上持续上演。

甘州区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铺展(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增强基层凝聚力、促进富民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原动力,创新实施集体经济项目助建、村企共建、村村联建、单位帮建,形成了党建引领、改革赋能、四建提效的公司化运营“甘州模式”,铺就了一条借船出海、借力生金的乡村共富“金路子”。2024年度实现村均收入达46.51万元,较上年度增加13.34万元。

助建项目鼓起了“钱袋子”

村里没啥像样的产业,年轻人“纷纷出逃”,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益差,乡亲们的发展信心不足……这是困扰甘州区大满镇朱家庄村村干部和群众多年的烦心事。

大满镇朱家庄村2万头生猪繁育基地二期项目全速建设(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针对这一难题,大满镇紧抓政策机遇,聚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重点项目朱家庄村2万头生猪繁育基地二期项目建设正全速推进,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垒砌隔墙等收尾工作,项目的加速建设与投运,标志着该镇畜禽养殖业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更开辟了农业增效、集体增收的新路径。

“一、二期全部满产后,预计每年出栏生猪约2万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望突破百万元。”甘州区大满镇朱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学佳表示。

项目建设关乎发展全局,不仅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更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引擎。全区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建立村集体经济“项目库”,先后实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88个、红色美丽村庄项目3个,谋划包装民生保障、产业发展等村级项目388个。同时,以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为契机,广泛宣讲涉农政策、项目建设等内容,持续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后劲。

村企联合强起了“产业链”

“现在全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00多万元,15%用于群众入股分红,其余资金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体系完善,这些都是村企共建‘新模式’带来的好处。”甘州区党寨镇雷寨村党总支副书记何兵成说。

农户正在将培育好的西红柿苗运送到种植大棚(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全区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村,党寨镇雷寨村坚持“参股经营,抱团发展”发展理念,依托育苗生产加工基地、尾菜秸秆综合利用生产线等项目,形成了“科学育苗-绿色定植-分拣包装-冷链物流-尾菜处理-订单销售”的全产业链,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8万元,蹚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像党寨镇雷寨村这样的“村企共建”在甘州区并不是个例。全区围绕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短缺、项目缺少等问题,因地制宜成立由村集体独资或控股的村集体公司,通过每半年举办1次村企共建项目“路演会”和集中签约仪式,引导87家企业与132个村开展共建合作,落地村企合作项目75个,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876万元,带动3.5万余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村村联建扩大了“朋友圈”

“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这不,刚走了一波云南游客,今天一大早山东的一批游客就在预约订房。”“我们通过线上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在热门景区推介、与旅行社合作等方式拓展客源,客房订房量一直很稳定。”甘浚镇速展村归宿宿集“80后”老板王晶一边麻利地打扫退房民宿的卫生,一边笑嘻嘻侃侃而谈道。

甘俊镇速展村归宿宿集游客登记入住中心内,游客正在办理入住手续(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的甘浚镇速展村,党建引领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已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以速展村为中心,联合周边4个村组建成立片区中心党委,机制优势持续凸显,村村联建“共富合伙人”模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全区持续深化“强村带弱村”结对帮扶机制,推行“中心村(片区)党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中心村(片区)党委19个,链接带动177个村、106个龙头企业和169个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片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万元以上。积极匹配优势互补的村为“共富合伙人”,采取“示范村+薄弱村+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合作模式,发展绿色蔬菜42万亩,建成专业化供粤港澳蔬菜基地8个,基地面积达到3.3万亩,形成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产业集群。

结对帮建办好了“民生事”

引水渠里的活水汩汩流淌,不仅滋润了长安镇庄墩村1700亩耕地,更“浇”开了村民心中的希望之花。今年春耕,村民王金云站在自家农田边笑得合不拢嘴:“往年这时候总怕旱,得盯着天气预报算着浇水时间,现在渠通了、塘满了,地里啥时候需要水,拧开闸就行,省心!”

长安镇庄墩村以融合化发展的方式丰富服务载体,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甘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庄墩村为民办实事的“小个例”,生动印证着全区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的“大发展”。从灌溉难题的破解到产业活力的迸发,从村容村貌的蝶变到村民笑脸的绽放,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正绘就出乡村振兴的鲜活图景,让“党建红”引领“乡村美”,让“共建力”催生“幸福花”。

机关联系基层,促进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解决“关键小事”,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党员联系群众,促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项项务实举措为村集体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区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信息、人才等资源,组织6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以“一对多”方式与244个村党组织全面建立帮扶对子,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解决路面坑洼、路灯不亮等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320多件,帮办民生实事276件。帮助村集体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甘州区委宣传部供稿)

0100702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1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