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以技术和管理创新为抓手,因地制宜培育特色鲜明的安全文化,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实现安全文化建设具体化、实用化、实效化。
创新宣教模式 安全警示有理有“趣”
6月17日,一条由该公司与本土短视频创作者合作演绎的安全安全宣教类视频《金婆婆触电》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同步播出。视频以接地气、有网感、强共鸣的方式解读电力安全知识,发布仅四天便创下播放量破200万+,点赞评论量4万+,转发量2万+的骄人战绩,成为同时期电力安全宣教视频中的流量“爆款”。
流量数据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该公司对安全宣教规律的深刻洞察,对核心安全主题的精准把握,借助本土短视频创作者的热度与流量,将安全警示教育和电力设施保护法律法规巧妙“包装”,把“板起脸”来的说教变成有趣搞笑的情景短剧,既成功引起社会公众对电力安全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也巧妙利用剧情走向将违反电力设施安全的严重后果生动再现,让电力设施保护的必要性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共识,实现安全文化价值社会性传播效应的“最大化”。
严管厚爱兼具 安全监管有力度有温度
“系上平安绳,安全记心中;剥开‘安全粽’,规程不放松。”5月28日,在10千伏115青林线带电作业现场,该公司安全督察人员将精心定制的“安全粽”和“平安绳”递到作业人员手中,这是该公司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安全文化创建活动的又一实践。
为进一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控,让安全文化融入一线、融入现场,该公司将传统文化与安全理念有机融合,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契机,定制"安全粽"与"平安绳"送到作业现场工作人员手中。“今年的‘端午’过的特别有意义,手腕上的平安红绳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工作中坚守底线、不踩红线,为自己、为家人、为企业守住作业平安关。”当日在作业现场工作负责人说道。
安全管理既需要铁腕治安的刚硬,也需要春风化雨的教化,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最大受益人是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思想上不松懈、执行上不走样,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办事。
融入社会治理 “五进”传递企业责任
6月23日,在凉州区瑞康苑小区中心广场,该公司城西供电所工作人员正在广场一侧设立安全用电宣传角,向社区居民面对面普及夏季安全用电知识,并联合社区网格员共同排查公共场所电气火灾隐患,依托“供电服务+社区管理”双网融合、共建共治模式,以供电企业责任担当织造社区平安“邻”聚力。
上半年,该公司围绕“春耕春灌”“平安春检”“三防”“迎峰度夏”等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宣讲、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深入开展“五进”活动,不断延伸电力服务触角,融入社会基层治理网格,以“邻”聚力“电”亮群众美好生活,实现微网实格、服务满格。
无患则安、无损则全。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安全格局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今年上半年,凉州公司严格落实“严入、强训、必考”机制,完成三种人资格认定、安全准入考试 41 场次1041 人次;严抓队伍和人员“双准入”,完成 309 名工作票“三种人”、作业票“三类人”资格审查考试认定发布;梳理发布有效规章制度清单618项,修订完成“1+29”专项应急预案;自上而下开展警示教育28 次、主题“安全日”活动60 场 453 人次;有效管控现场 2635 处,领导班子带头包片开展下基层站所及作业现场安全督导检查 201 次。
安全文化需要人人参与,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国网武威供电公司正以文化软实力全面筑牢电网安全硬屏障,让安全“必答题”成为企业发展“加分项”。(樊润红 王雨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