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武媛媛:做照亮乡村教育的一束光-新华网
首页> 正文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武媛媛:做照亮乡村教育的一束光

2025-07-18 17:35:01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兰州7月18日电 题:武媛媛:做照亮乡村教育的一束光

  新华社记者王紫轩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德顺小学教师武媛媛恪守的准则。从大学毕业后返乡支教,到坚守讲台十余年,武媛媛的爱化作一缕缕光束,照亮一届又一届乡村孩子的未来。

  2014年,24岁的武媛媛从陇东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她择业的心仪岗位都与服务基层相关。“我来自农村,熟悉那里的环境,一心就想着去基层。”武媛媛说。同年,她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回到家乡静宁县的深沟乡中心小学,负责英语教学和住校生管理工作。

  这是武媛媛(左一)在静宁县深沟乡中心小学支教时与学生们的合照。(受访者供图)

  深沟乡中心小学地处深山,距离县城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购物、外出都不方便,周末有空的时候,我就坐顺风车、过路车回家,还搭过货车呢!”支教生活的种种不便,被这位农村出身的姑娘默默克服。

  然而,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教师,武媛媛在教学上犯了难。“刚开始,我不知道怎么把理论用到课堂,所以一下课就研究教材教辅,反复观看教学视频,经常自学到半夜。”武媛媛回忆道。

  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设备,她就自制卡片、简笔画创造情境;为了调动课堂氛围,她买来手工花作为奖励,引导孩子们分组竞赛……武媛媛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一声声“武老师”变为“武姐姐”,孩子们的作业本里常夹着写满心里话的小纸条。“我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当时班里有一个女孩给我写纸条:‘老师,我想妈妈了’,纸条皱皱巴巴的,像被泪水打湿过。后来我就经常给她写信、买吃的,帮助她缓解情绪。”武媛媛说。

  越来越多润物细无声的爱,被这位知心大姐姐倾注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她会在宿舍为后进生补课、听写单词,然后拿出他们喜欢的零食作为奖励;她认真负责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把心理咨询室布置成温馨的“树洞小屋”,倾听孩子们的烦恼。

  孩子们也用质朴的关心回应武媛媛。“他们偷偷记下我的生日,给我精心准备果盘、唱生日歌、讲笑话……”回忆涌上心头,武媛媛的语气愈发柔软。

  心与心的交流中,武媛媛和学生们互相陪伴、共同成长。第一年支教时,武媛媛代课的班级在全县小学毕业升学考试中取得英语学科第3名,此后,她两次被静宁县人民政府评为“教学标兵”。2017年服务期满后,武媛媛带着对教学工作的热忱参加静宁县城区教师选调考试,考取当地德顺小学教学岗位,继续在讲台上发光发热。

  在静宁县德顺小学的教室里,武媛媛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受访者供图)

  时光如梭,如今武媛媛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爱的教育深深渗透在她的教学细节中。“有一次,一个小姑娘做题做不出来,急得掉眼泪,我着急安慰她,脱口而出‘别哭,妈妈给你看’……”武媛媛笑着说。

  几年前,武媛媛在街上遇到那位“想妈妈”的女孩,对方已经上了高中,激动地跑来打招呼。“她已经长成一个大姑娘了,侃侃而谈,完全变了个人!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支教的意义,那就是唤醒生命、塑造生命。”她说。

  这些年,武媛媛见证着西部教育事业的欣喜变化。“乡村学校不断翻新,教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农村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开阔……”武媛媛细数着,这其中最让她振奋的,是一批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前赴后继走进大山,燃烧青春、接续奉献。

  “每一束光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合起来就能照亮乡村的明天。”武媛媛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王生元